大皖新聞訊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核心材料,沒有偏光片,液晶面板無法成像。長期以來,偏光片上游關鍵材料高度依賴進口,但3月30日“新美材料·新站光學功能膜項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開工建設,標志著這些關鍵材料將有“中國制造”,也意味著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向上游核心材料的國產化邁出的關鍵一步。
建設5條國際領先生產線
新美材料·新站光學功能膜項目位于新站高新區大禹路與珠城路交口,總投資約45億,規劃建設5條國際領先的智能化顯示材料生產線,包括2條精密保護膜生產線、1條P0生產線以及2條表涂生產線,涵蓋了LCD/OLED偏光片以及OLED支撐關鍵原材料。
項目建成滿產后,可實現表面處理膜年產能約5000萬平方米,保護膜年產能約8000萬平方米、PO材料年產能約2000萬平方米,這些有技術、有壁壘、有利潤的更核心的環節,將彌補國內顯示產業的偏光片上游關鍵原材料短板。“新美材料所生產的表涂、保護膜可供應到偏光片企業,PO材料可供應給面板廠,實現就近配套,為新站芯屏產業補上關鍵一環。”新美材料副總經理楊學鋒說。
跨境收購加速國產替代步伐
偏光片的核心原材料由“五膜一膠”組成,用于顯示面板的光學膜則是調節LCD和OLED等顯示器的光透過率、反射率的關鍵材料,被稱為光學行業的“芯片”。這些關鍵性的細分材料往往存在很高的準入門檻。近五年,偏光片國產化率雖然取得了明顯進步,但上游核心材料還高度依賴于進口渠道。
楊學鋒介紹,2023年諾延資本聯合合肥市產投集團及新站高新區、福州、丹陽等多地國資成立合肥新美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與收購韓國LGC的偏光片材料業務和全部知識產權、設備及核心人員,經過多輪談判,最終于今年1月完成交割儀式。
據了解,韓國LGC轉移給新美材料的業務在全球保護膜、表面處理膜和PO材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而通過將產線、專利、技術等搬遷到國內實現本土化,填補了國內高端偏光片原材料的空白,同時將改變供應鏈格局和核心材料來源,推動我國顯示產業從“規模領先”邁向“技術引領”。
協同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近年來,新站高新區聚集了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等一大批顯示行業龍頭企業,基地各類面板年出貨量約占全國的1/7,顯示企業數量占全市2/3以上,產值超800億元,形成了國內面板產能最大、產業鏈最完善、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產業集群,助力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連續9年榮登全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榜單。
針對上游核心材料國產化配套不足問題,新站高新區依托省級化工園區載體優勢,注冊成立安徽省新材料產業主題投資基金,加快新材料產業的細分領域膜材料項目招引落地、發展壯大。目前,區內已聚集新美材料、國風新材、先導薄膜、長陽科技、樂凱科技、三利譜、弘道新材料等一批膜材料企業,形成種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優勢的膜產業鏈,同時加快建設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的高端光學膜生產基地和高端制造產業園項目,為更多優質企業提供產業空間,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