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9日,記者了解到,2025新質產業融合發展(合肥)大會在合肥召開。此次大會以“新質匯 共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政府、學術界、企業界的400余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路徑。
會上,清華大學原秘書長、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田芊則從科技創新角度出發,分享了清華大學在人工智能、碳中和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路?!斑@次來到合肥,能感受到合肥近年來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特別是合肥在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很重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p>
此次活動期間,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朱軍教授在《人工智能怎么看?怎么干?》主題演講中強調,AI技術需以安全為底線,通過數字水印等技術手段確保內容可控,并呼吁加強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研發,以應對多模態應用中的隱私與算法風險。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天壽則聚焦《碳中和儲能技術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在演講中通過對各類儲能方式的分析與解讀,提出電燃料儲能系統因擴容靈活、效率高、選址自由等優勢,是解決風光電波動的長時儲能核心方案。其團隊研發的電化學流體電池與電燃料儲能系統,通過優化活性物質與能量載體設計,推動低成本、高安全儲能技術落地,為碳中和目標提供關鍵支撐。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在《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產業變革》主題演講中指出,世界經濟將從能源的資源依賴型走向能源的技術型依賴型,提出新能源技術轉型升級的重要性。
會上還對安徽省首屆職業經理人(管理技能)創新大賽暨職業技能競賽的獲獎單位進行表彰?!奥殬I經理人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領頭人,新質產業的融合需要政府、企業、人才的協同努力?!卑不帐÷殬I經理人協會咨詢委執行委員陳啟濤介紹,2024年,該協會推動產學研合作項目18項,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金額超億元。下一步將聯合高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打造“理論+實踐”雙輪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 張亞麗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