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隨著天氣回暖、春意漸濃,合肥及周邊的田間地頭不少野菜開始冒頭,引來市民挖野菜嘗鮮。3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在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及西擴公園看到了不少市民正在尋找這“一口鮮”。
在沿著大蜀山森林公園北門上山的步道旁,市民王女士正在尋找野蔥和薺菜,手中拿著剛剛挖到的野蔥。王女士說:“在家閑著也是沒事,在不影響公共資源的情況下帶著孩子來挖點野菜,回家可以用這些菜做飯,相當于踏青了。” 王女士還向記者熱心分享了野菜可以做成的美食,例如芥菜水餃,野蔥炒雞蛋等。
市民吳先生挖的一袋蒲公英。
在大蜀山森林公園楓林路附近的草地上,市民吳先生提著一袋子蒲公英正準備回家,這些是他當天的“戰利品”。“我是偶然聽到別人說在大蜀山西擴公園附近有野菜草藥一類的,今天才來這里挖挖看。”吳先生表示,蒲公英可以泡水喝,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市民項先生與家人挖到的野菜。
“我們家幾乎每年都會出來挖野菜。”市民項先生表示,他們會當天烹飪,吃個新鮮。項先生告訴記者,大蜀山周邊、濱湖濕地公園附近、巢湖周邊以及合肥城郊的田間都有不少野菜。“這個季節應該是野蔥長得最好的時候,再過一段時間就是芥菜、蒿子。”
就在幾天前,項先生家和其他幾個家庭組團,開啟“旅游+挖野菜”之旅,從合肥到六安市舒城縣的楓香樹村旅游之余,還到田間地頭挖野菜。
“我們去的時候蒿子才冒頭,非常小,但是去挖的人已經不少了。”當天,項先生和家人收獲了蒿子、蒲公英、野菠菜、苦菜、癩蛤蟆葉、野蒜,其中不少美食當晚就被端上了餐桌。“野蒜腌上炒雞蛋、臘肉都可以,苦菜炒著吃,癩蛤蟆葉炒火腿腸,我們當晚都吃完了。旅游之余來點新鮮的野菜,太棒了。”
市民在田間挖野蒜
挖野菜對不少大人來說是一口新鮮和一種兒時回憶,而對孩子來說更是一場探寶之旅。項先生表示:“孩子挖了很多不知名的菜找同行的老師鑒別,漲了知識,自己采摘又有收獲,玩得不亦樂乎。”
野菜雖然富含營養,味道鮮美,挖野菜也是不少市民的春日踏青方式,但食用野菜也需要注意。上海曙光醫院安徽醫院脾胃病科主治醫師張雯提醒,首先,野菜的健康性取決于生長環境,如果生長在污染區域,可能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食用前務必確保來源安全;其次,部分野菜含有天然毒素,需經過適當處理,如浸泡、焯水等,才能去除。
“消化系統較弱、過敏體質等人群不建議食用野菜。因為野菜纖維較粗,可能加重胃腸道負擔,部分野菜還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張雯表示,還要注意不能過量食用,尤其是蒲公英等寒性野菜,可能引起腹瀉或不適,食用野菜要確保安全處理,適量食用。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實習生 儲暢 攝影報道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