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裝備制造業是工業的核心部分,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工作母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任,是支撐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石。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文關注裝備制造業發展,他認為,進口替代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必由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嚴建文。
目前,高端裝備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競爭的焦點。我國也高度重視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在部分領域已取得重大成效,逐步形成覆蓋航空、航天、船舶、電子、軌道交通等領域的產業體系。“然而,我國裝備制造業核心技術欠缺還比較嚴重,目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仍存在一些突出差距。”嚴建文提出,在此情況下,進口替代可以說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我國產業安全的應有之義。
嚴建文在調研中發現,我國雖然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部分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仍依賴進口,比如,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裝備、大型石化裝備、汽車制造關鍵設備及先進集約化農業裝備等,特別是高端設備迅猛發展與我國配套的“三基”產品(基本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供應不足的矛盾,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短板。
與此同時,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創新體系尚不完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有待加強。另外,高端裝備制造業人才短缺問題也日益突出,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出臺措施,鼓勵國產高端裝備的研制、生產以及銷售,推動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
為此,嚴建文建議,加強對國產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建議出臺更積極、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從生產、研發、準入和應用等環節強化政策的協同性,使政策更加深化和實化,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形成以國產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同時建設國家基金會,加強基礎研究與制造工藝研發。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前瞻性研究,探索新的理論和方法。
“特別是在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材料科學等前沿領域,搶占科技制高點,為高端裝備制造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嚴建文還建議加強對制造業重大專項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特別是對于那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項目,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稅收減免等措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姚一鳴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