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據中國科大官網消息,2月24日,新學期上課第一天,校長常進走進本科生通修“人工智能數學原理與算法”第一節課與同學們交流。“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工智能數學原理與算法’通修課的正式開課。”常進在課堂上對同學們提出四點期望: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積極參與,勇于提問與建言;結合“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訓,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幫助。
作為一所以科技創新為己任的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在該校多部門歷經幾個月的廣泛調研后,“人工智能數學原理與算法”通修課程于2025年春季學期開設小班試講,預計未來逐步推廣至全校。
據了解,圍繞“以核心算法為本,引入數學基礎;以學科交叉為綱,培養實踐能力”的課程設計思路,“人工智能數學原理與算法”課程設置了60理論學時+40實驗學時。在龐雜算法中,理論課程教學老師將篩選針對不同范式、不同數據類型表現先進的模型,覆蓋AI核心算法及其數學原理。為了避免理論與實踐割裂,實驗部分教學希望能夠啟發學生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各自專業領域,賦能AI+X。在Python系列實驗、基礎算法實踐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興趣,選擇圖像、語音、文本、生物、數學等不同方向的實驗內容。在這門課上,學生將了解人工智能各個方向的核心算法,掌握在本專業領域進行人工智能實踐的基礎能力。
2024年,在原大數據學院的基礎上,中國科大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成立。作為一個新型學科交叉學院,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以建設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學科和數據科學學科,并建立相應的“科教協同”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為目標,目前設有“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兩個本科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以及“人工智能英才班”。圍繞“基礎扎實 、自由探索”的培養方案,學院設置“數據分析及實踐”“深度學習導論”等專業核心課程,打造“智引寰宇”品牌沙龍和論壇等活動,突出培養學生計算思維、數據思維。
為了上好“人工智能數學原理與算法”這門新課,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牽頭,聯合多個學院組建了專項課程組。該課程組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楓親自指導,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執行院長張燕詠擔任組長,并匯聚了33位優秀教師共同參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