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5年前,‘藍蓮花’請我們殘障人士一起吃飯,這幸福場景我現在仍然記得很清楚!15年來,‘藍蓮花’年年春節前都請殘障人士吃團圓飯,年年團圓飯,真是暖胃更暖心!”在日前舉行的第15屆藍蓮花暖心團圓飯聯歡活動中,合肥殘疾人欒英等102名殘障人、空巢老人歡聚一堂,和愛心志愿者一起看演出、敘友情、包餃子、吃團圓飯,歡度傳統佳節。
欒英夸贊的“藍蓮花”本名叫李香蓮,是一位在合肥務工的肥東縣農家女。近20年來,她一直堅持用“藍蓮花”的名字做公益,并和一些公益伙伴成立了合肥市藍蓮花志愿服務中心。
藍蓮花暖心團圓飯從2011年開始,至今年已是第15個年頭了。這是專門為殘障群體開展的愛心活動,每年春節前夕,藍蓮花暖心團圓飯都會如期舉辦,一年也沒有落下。
暖心團圓飯當天,李香蓮和她的幾十位公益伙伴一起忙碌,她們用車輛將這些殘障朋友接到一起歡聚。因為身體原因,這些殘障人士平日里很少見面,朋友間幾乎都是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所以大伙兒一見面都聊得特別開心。
殘障人士周姐遠遠地發現了好友王哥,她拄著拐杖來到王哥面前,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終于能夠面對面交流了,兩人大聲交談、開心大笑,高興得像個孩子。
周姐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她還是在去年的藍蓮花暖心團圓飯上與王哥相聚的,已經有一年沒見了。“暖心團圓飯,不只是讓我們在一起開心吃飯,更重要的是能夠在一起開心交流,暖心團圓飯,讓我們感到濃濃年味兒和濃濃的愛!”周姐開心地說。
小楊感嘆說:“因為殘疾的緣故,我已經9年沒有在外面吃過飯。這頓暖心團圓飯,我吃出了3種心情和3種感受。第一種心情是興奮+喜悅;第二種心情是不易+珍惜;第三種心情是感恩+祝福。一是人多吃飯香;二是吃飯時心里感慨多;三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吃的不是飯而是一種氛圍和儀式感......”
彭霞(右2)與李香蓮(穿藍色馬甲者)一起開心交流
“香蓮,我們都愛你!”中國好人、袖珍媽媽彭霞和李香蓮開心碰杯、擁抱,就像一對親姐妹。彭霞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我原本是受‘藍蓮花’關愛的服務對象,受李香蓮影響,如今也是一名藍蓮花志愿者,從中見證了李香蓮一如既往做公益,以其暖心的溫度,帶來了無盡的溫暖。如今我也用微薄的力量來幫助貧困學生,為社會獻一份愛心。”
為了表達對“藍蓮花”的感激之情,彭霞和吳長穎等8名殘障人士一起登臺朗誦了她們自創的詩歌《藍蓮花頌》,表達殘障人士對“藍蓮花”15年如一日關愛殘障人士、孤老等特困人員表示感謝。
吳長穎為“藍蓮花”志愿者們作詩,詩中寫道:“已成一種期肦了,悄悄藏于心,從年頭至年尾!見到你天藍色身影的那一瞬,我心底有激動,在蕩漾,如波浪;你高直的身體為我彎下,為我單膝落地挪動我的腳,卸下我的小車頭,又推起我的輪椅那一刻,我模糊的眼前閃過父母、兄弟、姐妹親人們的身影!你為我們組織了家——大大的家;你給我們愛——大大的愛;你用并不強壯甚至羸弱的身驅,為我們寒冬里送來暖,黑夜里送來光!......”
殘障人士小劉妹為“藍蓮花”志愿者送上了錦旗,她代表廣大殘障人士發出心底期盼:“希望藍蓮花暖心團圓飯能一直辦下去!”
團圓飯結束后,志愿者為殘障人士發節日禮品,并護送回家
看到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李香蓮感覺幸福滿滿,她大聲宣布:“藍蓮花暖心團圓飯,一定會一直辦下去!我會年年和您們一起過年!”
話音剛落,現場就響起掌聲和笑聲。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