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5月28日下午,作為2024“投資安徽行”系列活動之一,由省僑聯主辦的2024皖港澳僑界青年圓桌會在合肥舉行。來自香港、澳門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40多個海內外僑(社)團的僑界青年代表、僑商僑領等90余人參會,他們各抒己見,共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發展機遇。
來聽聽僑界青年們都說了什么?
阮南杰:希望為安徽大健康產業貢獻力量
悅頤大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阮南杰透露,企業已經在合肥布局,將落地大健康產業項目。
阮南杰說,近年來,安徽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等產業。希望自己能在更多參與安徽的生命科學科技成果轉化中,搭建港澳臺與內地更緊密的橋梁,在合肥打造一個引領行業的醫學美容、生物科技的研發以及服務中心。
吳季仲:皖港澳三地是強強合作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九龍西分會副會長吳季仲說,安徽的科研實力,香港的國際金融,以及澳門的旅游及服務業,構成了一個多元的合作體系。在這樣的合作背景下,不僅能夠推動三地的創新成果的落地,也能為青年創造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吳季仲在與東南亞、港澳的青年朋友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不少人對中國內地投資政策不了解,對當地市場不熟悉,對大陸文化的不適應,所以有一些擔憂。“三地可以共同舉辦一些文化節、藝術展覽,定期邀請這些海外、港澳青年來到如科大硅谷這樣的科創城參觀,到安徽各地進行調研,熟悉安徽各項政策,從而吸引更多人才和項目落地安徽。”
宋明詩:推動安徽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研究員很看好安徽省政府給予創新創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這為青年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他表示,要抓住這一機遇,積極地投身于安徽創新創業大潮中。
宋明詩認為,通過將海外項目引入安徽,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創造出更多的商業和就業機會。他希望能夠為安徽的科技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同時也會積極參加安徽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推動安徽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邵鴻琛:助力安徽新興產業發展
作為西班牙籍華人,也是華裔青年代表,合肥僑青企業家聯盟理事長邵鴻琛碩博連讀于中國科大高分子材料專業。因為安徽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和回報家鄉的情懷,邵鴻琛正準備擴大在安徽的項目規模。
“最終將創業的地點選擇在了家鄉,是因為家鄉安徽的優惠政策和良好的營商環境。”邵鴻琛說,他們團隊所做的半導體材料,是國家鼓勵的新興產業,“我們一方面會潛心自主研發,一方面會保持與國際的交流,希望能在此領域做出大的成果。”
黎翰澄:讓青年講好皖澳發展故事
澳門青年展藝協會會長黎翰澄認為,安徽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澳門的金融服務能力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補。希望通過建立合作平臺,推動兩地在智慧制造、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深度合作,促進兩地企業的技術交流和專項對接。
這是這位來自澳門的90后青年創業家第一次來到安徽,他希望能夠通過此次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安徽的發展現狀,“想要鼓勵澳門青年更多地走進安徽,尋找投資創新創業的機會。”
黎翰澄認為,安徽可以為澳門青年提供更多的實習、就業和創業機會,讓他們在安徽找到實現夢想的舞臺。
韓秀東:讓綠色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鮮明標志
安徽綠洲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僑商聯合會副會長韓秀東分享了自己的三點感悟,一是產業鏈協同集聚,二是高品質公共服務,三是政園企良性互動。
在對“以環保促發展”上,韓秀東表示,通過創新全行業環境基礎服務提供方式和運營模式,不但降低了科研企業成本,也減少了企業對地方環境的影響,助力于可持續發展。韓秀東說,新質生產力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綠色環保一定是新質生產力的鮮明標志。
吳君石:在合肥實現企業家科創夢想
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項目組負責人吳君石負責的上游產業項目,已經成功在多個城市實現落地轉化。他對于安徽合肥的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大加贊賞。
吳君石說,近年來,合肥新技術發展實現融合變遷,不斷推陳出新,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城市的現代化發展。“在傳統與現代交織,歷史與未來磨合中,合肥有著獨特的發展模式。”
吳君石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能夠享受到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以及便利的交流條件,還能在歷史與現代的交流氛圍中找到靈感和共鳴。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唐雪玲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