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3月1日,記者從《2023年合肥地區投融資年報》了解到,2023全年,合肥地區共有387家企業共計獲得829億元投融資。《年報》稱,合肥地區投融資市場出現三大新風向:生物醫藥板塊“異軍突起”,阿布扎比穆巴達拉、黑石等海外投資巨頭“進場”,A股上市公司總數反超武漢,直追長沙。
最大單筆融資共計390億元
《2023年合肥地區投融資年報》由合肥濱湖金融小鎮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執中數據ZERONE、合肥市投資基金協會共同發布。
依據執中數據ZERONE統計,387家企業獲得的829億元投融資中,種子輪、天使輪占到總融資筆數的25%,B輪前融資占到總融資筆數的66.2%,這也意味著合肥地區投融資向“投早投小投科技”轉型升級。
從單筆融資金額來看,2023年最大單筆融資為長鑫新橋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獲得B輪融資共計390億元,投資機構為華芯投資,合肥鑫益合升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緊隨其后,2023年單筆融資金額位列第二的是海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其B輪融資獲得3.15億美元,投資機構分別為CBC Group Investment Hasten Limited,合肥產投集團,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阿聯酋投資巨頭穆巴達拉“出手”海森生物,其深耕中國市場正式“布局”合肥。
按融資金額排序三至七位的是:合肥建投北城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清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分別通過戰略投資、A輪融資各獲得15億元;安徽萬邦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融資11.31億元;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主板定增融資7.89億元;安徽深向科技有限公司在A2輪融資7.7億元;陽光氫能科技有限公司A輪融資6.6億元。
阿聯酋等海外投資巨頭接連“進場”
2023年,對387家合肥企業投資的機構名單中,除了興泰資本、興泰創投、國耀資本、合肥創新投、創谷資本等本土知名機構外,不乏中金資本、基石資本、高瓴創投、君聯資本、招商局創投、毅達資本等國內一線投資機構。
2023年,阿布扎比穆巴達拉等知名海外基金頻現合肥市場。3月,黑石中國(Blackstone Fund Management LLC)在天使輪投資了1000萬元入股合肥輕卡鹿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澳洲工業地產巨頭嘉民集團(Goodman Group,Zo Future Group)出資3億元入股安徽葦渡科技有限公司;德國嬰童用品公司(Babykomfort)也在先后向寶業西偉德混凝土預制件(合肥)有限公司、合肥寶德建筑工業化有限公司投資6882萬元。
生物醫藥異軍突起 42家企業獲70億元融資
從所獲投融資企業所屬賽道來看,合肥地區企業融資排名前十的賽道依次是:先進制造、生產制造、醫療健康、企業服務、能源環保、汽車交通、人工智能、消費升級、電子商務、物流倉儲。
相比往年,智能制造依然是合肥地區企業的“傳統優勢”賽道,共有155家智能制造企業獲得共計528億元融資。2023年“異軍突起”的則要屬醫療健康,尤其是生物醫藥賽道,共有42家企業獲得共計70億元融資。
2023年,能源環保、汽車交通、人工智能產業也是“炙手可熱”的細分行業賽道,其中新能源環保領域共有19家企業獲得共計32億元融資,汽車交通領域共有14家企業獲得共計52億元融資,人工智能領域共有12家企業共計獲得25億元融資。
在未來科技領域,氫聚科技、陽光氫能、安徽中能聚控科技等氫能、核能領域企業獲得共計7.9億元融資;弈維量子、機數量子、瀚海量子、云璽量子等4家量子產業企業獲得共計3.6億元融資;中科星圖等空天信息產業企業則獲得1億元融資。
合肥2023年新增8家上市公司
依據執中數據ZERONE統計,2023年,合肥地區新增8家上市公司,其中埃科光電、晶合集成、頎中科技、龍訊股份等4家企業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維天運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萬邦醫藥、舜禹股份、華人健康等3家企業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如今,合肥市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到82家,在中部六省省會中已成功反超武漢(79家),直追長沙(87家)。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通訊員 徐穎琦 車宏生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