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條長堤在水平如鏡的巢湖中蜿蜒向前,夕陽映照下,水天一色的絕美風景,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十分“出圈”。這便是位于合肥市巢湖北岸的長堤,在網絡上被稱為合肥版“蘇堤”。12月29日,大皖新聞記者現(xiàn)場探訪發(fā)現(xiàn),這條長堤實為消浪堤,目前仍在施工,對外開放時間尚不確定。
探訪:仍在施工尚未開放
大皖新聞記者驅車趕往合肥市環(huán)湖北路,在岸上草原附近的派河入巢湖口,可以看見一條小路從岸邊向湖內延伸數(shù)米后,向東拐彎,并一直向東鋪設,望不見盡頭。
夕陽下,巢湖消浪堤風景絕美。
由于路口為封閉狀態(tài)無法進入,慕名前來的游客只能在岸邊遠眺——煙波浩渺的巢湖湖面上,遠處的堤壩猶如一條長線將水天分割。堤壩與湖岸之間有多座小島和大片濕地,吸引了眾多候鳥過冬,不時有成群水鳥飛過,與堤壩上的小橋、樹木在水天一色間形成了美麗的風景。
大皖新聞記者通過無人機航拍畫面看到,長堤的堤壩約有十余米寬,石板路面基本鋪設完成,路面兩側的草地已經種植了不少樹木,堤壩兩邊還有木頭柵欄圍擋。每隔一段距離,堤壩一側還設置了垃圾桶、石桌石凳、小景觀等配套設施。
消浪堤一側建有石桌。
坐在石凳上,巢湖景色盡收眼底。
從派河入巢湖口一直向東,長堤一直延伸到位于濱湖森林公園附近。大皖新聞記者在濱湖森林公園附近看到,在被長堤圍起來的湖岸邊還有挖掘機進行施工作業(yè),長堤的東端同樣處于封閉狀態(tài)。
進展:主體建設基本完成
這條長堤到底有何作用?又建設到哪一步了呢?大皖新聞記者聯(lián)系上了施工單位淮河水利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
項目負責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該項目是一項水利工程,全稱為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附近水毀修復工程,位于合肥市包河區(qū),涉及入湖河流4條。東起十五里河河口以東700m,西至丙子河河口,而長堤是其中一部分。
“這個長堤是消浪堤,約9.31公里,主要功能是防洪,它是這一段巢湖湖岸在汛期的第一道防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整個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消浪堤、生態(tài)島水毀修復及入湖河流河口底泥清淤等,由已建消浪堤及環(huán)湖北路圍合而成。
巢湖消浪堤與環(huán)湖北路之間的生態(tài)島。
目前,消浪堤的主體工程已經接近尾聲,正在進行綠化種植。“未完綠化工程正在實施,等到明年開春后,綠化種植會讓這條長堤呈現(xiàn)更美的景色。”該項目負責人說,目前后續(xù)施工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確保整個修復工程在2025年6月前完成。
何時開放:尚未確定開放時間
目前由于還在施工,市民和游客只能在環(huán)湖北路上的岸邊“眺望”長堤。“你看有小橋,還有桌椅,建這么漂亮,應該可以讓市民上去走一走吧?”很多關注長堤的市民都有這樣的疑問。
那么,作為城市防洪的消浪堤,是否可以向公眾開放?這條長堤又將在何時開放呢?
大皖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探訪時得知,長堤的確有計劃向公眾開放,讓市民散步、休閑、欣賞美景,但具體還要等相關部門審批,并制定詳細的運營方案。
大皖新聞記者隨即聯(lián)系了該項目的招標單位合肥印象濱湖旅游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工程還沒有全部完工,目前開放時間尚未確定,確定后會通過官方渠道公布。
關于命名:目前尚未接到命名備案
在社交平臺上,如果刷到這條長堤的短視頻,其大多被冠以為合肥版“蘇堤”的稱號。
蘇堤是西湖十景之一,是縱跨西湖南北兩岸的長堤,南北走向,長約3公里。蘇堤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筑而成。后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它命名為蘇堤。
一群冬候鳥在消浪堤附近翩躚起舞。
對于合肥版“蘇堤”的說法,很多網民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巢湖是我國第五大湖,又是合肥的重要水域,這條長堤理應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有網民建議,可以叫“巢堤”“皖堤”或是“徽堤”等等。他們認為,巢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積淀,都可以為這條長堤命名提供思路和靈感,大可不必“借他人之名”。
夕陽下的巢湖美景。
那么這條長堤是否有名字了呢?大皖新聞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所謂的合肥版“蘇堤”尚未正式命名。據(jù)介紹,水利工程一般由水務部門命名,并報民政部門備案,但目前民政部門未收到相關備案。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吳碧琦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