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合肥龍崗路跨南淝河特大橋是安徽省首座大跨度豎向轉體橋,是國內跨度最大的主塔豎向轉體橋,建成后將是合肥南淝河上最寬的一座橋梁。日前,大皖新聞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龍崗路跨南淝河特大橋目前已完成第二輪“頂推”,橋梁已“推”向對岸83.5米,預計明年1月中旬將完成全部頂推,讓橋梁全部跨過南淝河。
大橋多輪次頂推跨過南淝河
龍崗路跨南淝河特大橋工程項目施工現場。
所謂頂推,通俗地理解就是通過技術手段,讓橋梁在空中“移動漫步”,一步步地跨過河流,最終實現兩岸橋梁對接。
在龍崗路跨南淝河特大橋工程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八個頂推支座穩穩地撐住了一段橋梁,這些支座同步發力,將橋梁移動到預定的位置。
龍崗路跨南淝河特大橋工程項目施工現場航拍圖。
“龍崗路特大橋主跨鋼箱梁頂推作業是從11月6日啟動的,共需要五輪頂推作業,現在已經是第二輪頂推了,目前已經頂推83.5米,還剩83.5米頂推到位。”該項目 由安徽省港航集團直屬企業水安建設公司承建,項目經理陶述平介紹,由于這次的跨河橋梁較長,所以采用分段多輪次的方式,逐步完成頂推工作,預計春節前全部頂推完成,再進行拉索作業。
據了解,為了保證施工過程的平穩與安全,項目在頂推過程中用液壓同步控制技術和“位移同步,載荷跟蹤”的控制策略,力求實現力和速度的精準綜合控制。
預計明年初具備全線合龍條件
龍崗路跨南淝河特大橋全長931米,主橋采用170+90米獨塔不對稱斜拉橋,其中主塔為鋼混結合構造,高度超過百米,相當于三十多層樓的高度。主跨鋼箱梁長度達到138.85米,頂推節段總長度為128.15米,寬49.6米、重約4050噸,最大頂推距離達到167米。
根據施工計劃,龍崗路橋梁預計在2025年1月20日前全部頂推完成。等完成空中“漫步”后,橋梁將跨河而過,南北兩岸具備全線合龍條件。“主跨鋼箱梁的頂推,為跨河主橋的合龍及主塔的豎向轉體奠定基礎。只有整個頂推工作完成后,大橋才能具備全線合龍條件。”陶述平說。
“主塔的現澆梁12月4日已經施工完成,下一步進行預應力張拉,12月20日進行主塔臥拼前工作,明年2月開始進行臥拼施工。”陶述平告訴記者,主塔轉體預計明年6月進行,計劃明年年底整座橋梁具備通車條件。
工程擁有多項“全國之最”
龍崗路跨南淝河特大橋工程擁有多項全國之最。它是國內跨度最大(170米)的主塔豎轉橋梁工程,居同類之最。同時,也是國內首座超大體量A形(橋梁主塔形狀)鋼主塔豎向轉體工程,轉體重量達2700噸,居國內A型鋼主塔轉體之最。另外,A型鋼主塔的塔高達到115米,是國內豎轉橋梁中鋼主塔最高的轉體工程;橋梁寬度達到55.6米,是國內轉體橋梁中最寬的市政轉體橋梁。
而大橋所屬的龍崗路(桃花潭路-南淝河路)道路及綜合管廊工程,位于合肥東部新中心核心區,北起桃花潭路,南至南淝河路,全長2.51公里,是連接合肥市東部新中心南淝河河道南北的重要通道和紐帶。
龍崗路管廊下穿南淝河頂管全長370米,截面寬8.2米,高4.5米,開挖深度為24米,是全國一次性頂進距離最長的大斷面跨河矩形頂管工程,具有頂進距離長、管廊截面大、技術難度高等特點。“管廊從南淝河河底穿越,目前明挖段綜合管廊已經全部施工結束,正在進行跨河段綜合管廊頂管試驗段施工。預計明年3月底整個管廊下穿施工完成。”陶述平說。
目前,對于龍崗路工程來說,巢湖南路-南淝河路段道路全長1.25公里已放行,剩余道路部分等待橋梁建成后將實現全線通車。該項目建成后,向南可與龍川路“牽手”,進一步改善瑤海區、包河區和濱湖新區之間出行聯系;是連接南淝河河道南北的重要通道和紐帶, 對營造合肥東部新中心的區域形象,弘揚合肥地域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文 蔡安安/圖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