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構建“一主三輔”主要空間格局 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來了

大皖新聞訊   推進合六、合淮(南)同城化和1小時通勤圈建設;支撐合肥—南京都市圈雙圈協同聯動;依托南淝河、十五里河等主要河流和城市廊道,重點打造一條新“翡翠項鏈”……近日,國務院批復了《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月19日,合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規劃》的主要內容、創新點、民生保障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12月17日,合肥市黑池壩景區內色彩斑斕,提升了城市綠化品質,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陳三虎/攝

明確3個城市性質、3個核心功能定位

《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于12月9日獲國務院正式批復,是合肥市首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合肥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

《規劃》明確了合肥的3個城市性質和3個核心功能定位。

3個城市性質為: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3個核心功能定位為: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規劃》還提出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作用,增強專項規劃實施支撐作用。

推進合六、合淮(南)1小時通勤圈建設

合肥居皖之中,背靠長三角腹地,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承東啟西、貫通南北、連接中部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規劃》構建了“一主三輔”的主要空間格局。一主是指“一城一湖一嶺、兩翼多極六帶、三環三楔三區”的市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三輔是指“兩圈三區、多帶多園”的農業空間格局、“一湖多廊、三環三楔”的生態保護空間格局和“一城兩翼、多極六帶”的城鎮空間格局。

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發儒在發布會上表示,《規劃》增強了合肥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加強合肥都市圈區域協同,推進合肥長三角世界一流城市群副中心建設,提升合肥國際服務功能。保障科技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空間,不斷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加快基礎設施向周邊延伸,推進合六、合淮(南)同城化和1小時通勤圈建設,引導都市圈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都市圈協作格局。

支撐合肥-南京都市圈雙圈協同聯動。共建滬寧合產業創新帶,強化生態廊道與綠心協同保護,共同開展淮河、洪澤湖、女山湖等跨界生態空間協同治理,強化綜合交通互聯、基礎設施共建、公共服務共享、城鄉融合共進,推進區域空間協同目標共達。

全力支撐濱湖科學城、未來大科學城規劃建設

在堅持科創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空間方面,《規劃》提出,全力支撐濱湖科學城、未來大科學城等科創片區規劃建設,保障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合肥光源等重要科創平臺建設,助推城市科技創新能力躍升。

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儲昭海表示,《規劃》有很多創新之處,堅持全市一盤棋,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立足保安全、保戰略、保重點,科學劃定“三區三線”。明確705.17萬畝的全市耕地保護紅線,其中永久基本農田618.52萬畝,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228.40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1289.29平方公里。

同時,將合肥市近一半的新增空間資源,布局在濱湖科學城、G60科創走廊和江淮運河(引江濟淮工程)生態創新走廊,保障“一城兩廊”科技創新空間格局,引導創新空間與生態空間有機融合。同時,有序引導合肥高新區、合肥經開區等園區內的傳統優勢產業向外圍產業新城轉移。

此外,《規劃》還全面對標長三角先發城市,堅持提標擴面,合理布局文教衛體等服務設施,加強薄弱地區公共服務設施供給,努力提升城鄉融合的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重點打造一條新“翡翠項鏈”

在《規劃》中,不少民生亮點值得期待。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雪鴻介紹,合肥市將解鎖一串“幸福密碼”、定制一顆“璀璨鉆石”、分享一捧“山水詩意”,讓合肥市民在家門口感受美好生活。

合肥環城公園被譽為“翡翠項鏈”,《規劃》依托南淝河、十五里河等主要河流和城市廊道,重點打造一條新“翡翠項鏈”,串聯起城市的主要中心,并融入科技創新、文化旅游、公共服務等復合功能。

《規劃》提出,以“群湖為核”,打造“1412”公共活動中心體系。簡單來說,就是將城市內部的小型湖泊水體,作為城市生態景觀和功能組織的核心,圍繞湖泊水體,塑造一個個環境優美、功能復合、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動中心。其中,駱崗核心區與老城、天鵝湖、東部新中心以及濱湖4個一級中心則構成了一個“鉆石型”的城市主中心結構,這里將成為未來合肥城市形象的主要窗口與重要舞臺。

《規劃》還提出,要統籌城鄉融合的山水格局,塑造“大湖風光、江淮風韻、創新風尚”的魅力空間,彰顯“四水連嶺湖,三楔伴綠城”空間形態特色。比如依托十五里河、南淝河、江淮運河、店埠河等主要河流,突出“四水”北連江淮分水嶺、南入巢湖、串聯城市特色空間的骨架作用。同時,編織詩意棲息的休閑空間,守護鄉村田園風光,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常態。

構筑“兩區四帶”的歷史文化保護框架

《規劃》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支撐塑造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魅力空間。

構筑“兩區四帶”的歷史文化保護框架,系統保護和活化利用好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豐富多樣的景觀資源,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其中,兩區為:中心城區和環巢湖區各類歷史文化遺存;四帶為:冶父山-湯池三國文化空間帶、四頂山-浮槎山-岱山紅色文化空間帶、紫蓬山-三岔河圩堡文化空間帶、南淝河-瓦東干渠遺跡展示帶。

此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更高水平開放。

支持重大交通設施協同建設,支撐全面打造鏈接全球、暢通全國、輻射全省更具競爭力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陸路上,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航運上,推進港口與內河航道協調發展,支持江河聯運、干支聯運,建設一體化港口群等。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正文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正镶白旗| 耒阳市| 阿克苏市| 三穗县| 黄龙县| 佛学| 柳林县| 临夏县| 静乐县| 齐齐哈尔市| 青田县| 吴堡县| 霍邱县| 高阳县| 遵化市| 宜黄县| 靖边县| 无为县| 得荣县| 林口县| 丰顺县| 渭源县| 棋牌| 雷州市| 大渡口区| 府谷县| 陆良县| 监利县| 万年县| 龙游县| 乌拉特后旗| 神农架林区| 大庆市| 宕昌县| 霍山县| 万盛区| 涿州市| 西安市| 靖宇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