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走進合肥城市記憶館,不同時期的時光剪影和生活場景、老店鋪、老物件等等無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開館兩個月來,市民打卡熱情不減,哪些展項最受歡迎?場館新推出哪些活動?12月3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合肥城市記憶館一探究竟。
周末人最多,講解頻次得增加
合肥城市記憶館位于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256號,利用原合肥市政府辦公樓建館,該建筑始建于1957年,2018年錄入《合肥市區第一批歷史建筑名錄》。合肥城市記憶館是合肥城市更新示范項目,改造中保留了建筑外立面歷史原貌,內部則空間重構、優化布局,滿足展館功能需求。
合肥城市記憶館在10月1日正式開館。這里不光有豐富的展項,還能為游客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開館兩個月來,哪些展項最受歡迎?場館新推出哪些活動?12月3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該館一探究竟。
合肥城市記憶館
在入口通道附近,展館工作人員正在對排隊的市民確認預約信息,隨后眾人有序進入現場。“這里是城市發展的縮影,值得來看看。”和老伴一起來的市民李先生說,他已來過一次了,這次是陪老伴再次過來,像合肥第一座人民公園、第一座自來水廠……一張張老照片承載著合肥這座城市發展的記憶。
市民有序排隊入館
“自開館后,這里已成為受市民歡迎的打卡點。”合肥城市記憶館一名工作人員說,展館采取線上和線下預約相結合的方式,同時也招募了一些志愿者,開館后陸續有志愿者參與到引導游客和講解的工作中。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每逢周末游客最多,展館會增加講解的頻次,通過合肥不錯、工業璀璨、街市熙攘、文化興盛、科教興市、城建蝶變六個主題板塊,多維度展示合肥如何乘勢起飛,以及城市的發展印記。
能“拍照換臉”,多個可互動展項深受歡迎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合肥城市記憶館引入前沿的數字化展陳技術,如沉浸式光影技術、數字化交互系統、VR視覺等,共計58個展項,將合肥的今夕過往徐徐鋪陳開來,為觀眾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
可互動的展項
開館兩個月來,哪些展項最受歡迎呢?合肥城市記憶館工作人員介紹,受市民歡迎的包括多個可互動展項,例如“升空計劃”、“合肥繁華圖”、“若出其里”等,其中館內超時空互動長卷“合肥繁華圖”,用數字技術還原了昔日合肥商業風貌,市民們還可“拍照換臉”,進入畫面進行互動。
多種多樣的科技元素在記憶館內隨處可見。記者體驗了一扇“合肥十大建筑任意門”,每次拉開這扇門都會隨意切換合肥舊日“十大建筑”之一,趣味性十足。
推出多種活動,邀請“老合肥”講合肥故事
在合肥城市記憶館,工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除了場館內的展項吸引市民,他們還推出了多種活動,市民來到場館可以收獲更多。
工作人員稱,此前他們和合肥演藝集團合作推出的“匆匆那年”情景秀,通過富有年代感的設計,還原各種各樣的課堂記憶。正在進行的活動“喊你來打卡”,市民在六個展廳集齊印章,即打卡成功,可領取文創紀念品一份。
展館推出“喊你來打卡”活動
工作人員介紹,除此之外,他們還邀請了“老合肥”來到這里“翻閱從前”,講合肥故事,目前已邀請了兩位嘉賓,現場可問答互動交流,“這是一個系列的活動,后面會繼續邀請嘉賓,活動受到好評。”
不少市民自發捐贈老物件
大皖新聞記者從廬陽文旅集團獲悉,此前合肥城市記憶館啟動(1949—2022)老照片老物件線上征集,可以是展現合肥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照片,可以是承載城市印記的老物件等等。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征集通道,更有市民是自發帶東西過來捐贈的,包括老照片、老自行車行駛證、老飯票等等,這些他們都妥善保存起來了。
留言墻上貼滿市民留言
在展館5樓一面留言墻上,記者看到這里貼滿了寫有留言的紙條。記者在現場獲悉,合肥城市記憶館開設了留言簿,并定期更新館內訪客留言。翻看一條條留言,記者注意到,這其中既有對合肥這座城市的祝愿和期許,也有對城市最樸實的、最真誠的告白。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攝影報道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