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科技興警,興警惠民,賦能實戰。近日,記者走進合肥警方多個警種,親身感受科技賦能警務實戰的提“智”增效。尋人尋親、反詐安保、保障交通安全暢行,群眾身邊的大事小情,都是合肥警方用情用心對待的頭等大事。
走失的孩子,找到了
“110嗎?我家孩子走失了。”10月中旬,一合肥市民撥打110報警求助。接警后,110指揮中心迅速反應,立即向轄區派出所下達出警指令,同步利用視頻,對走失人員的活動進行研判。前后方聯動,僅用時1小時,就找到了走失男孩。
記者現場注意到,110報警電話接警后,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對警情的處理,而是要對110警情中的相關要素進行分析,以此提升公安機關對社會治安態勢的感知能力和治理能力。自警情綜合治理和智能應用系統運行以來,合肥市警情數同比下降4.95%,重復報警量同比下降41%,警情多發區域警情量下降10%以上。
記者采訪獲悉,新一代合肥警方警務一體化實戰平臺充分利用5G執法記錄儀、無人機等設施設備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一線情況快速掌握,以快制快,應急處置速度提速增效。
科技賦能的同時,“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逐步完善,科技信息化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接報警情同時,系統自動優化派警路線,街面警力無差別響應,警務運行質效持續提升。
56萬現金,保住了
11月13日,合肥市民王某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合肥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經過研判,及時推送肥西桃花派出所上門核實。此時,王某已將56萬元打包好裝進紙箱中,準備投遞到騙子指定位置,被民警現場及時攔截制止。
打防并舉、防范為先,以科技創新筑起“防詐墻”。2018年,合肥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反詐中心合并升級為偵查指揮中心。其中,反詐中心加大研究創新,在科技賦能、數據增效方面積極探索實踐,搭建研發本地預警勸阻平臺,對潛在受騙群眾實施精準勸阻,有效避免群眾被騙。目前,已在市縣形成三級預警勸阻、研判打擊體系。
此外,研發推出“聽語”96110處置系統。該系統利用智能按鍵導航、智能語音交互等先進技術,向群眾提供全天候24小時自助咨詢服務,通過智能外呼,對疑似被騙群眾開展定制化預警防范。
據現場介紹, 2024年,該系統作為“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專項活動五個創新項目之一,被推薦參加公安部全國評選。
跨越60多年,團聚了
合肥警方以實戰為目標,推進“創新性”平臺建設。以高標準打造創新工作室,涵蓋科技信息化、刑事技術、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服務群眾、偵察打擊等10余個創新領域。
同時,與國內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深度合作,成立智慧警務聯合創新中心,建設全國公安機關重點法醫學檢驗鑒定實驗室、公共安全大數據研究中心等6個部級專業實驗室和20個創新實驗室。
以合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刑事技術處法醫專業為例,開展DNA檢驗技術攻關,在尋親求助和打擊涉拐犯罪中發揮重要作用。2022年以來,已幫助200個家庭實現了團圓夢。近日,為一位年過花甲的李先生找到了親人,實現其跨越60多年的團圓夙愿。
服務群眾沒有句號。通過互聯網+政務平臺,依托公安大數據中心,合肥警方構建公安便民服務信息資源庫,為實現跨層級、跨警種“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提供了精準化、智能化支撐,實現治安、戶政、交管、出入境等170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為企業群眾網上辦事292.88萬件。
大會現場,有力保障
9月,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合肥舉辦。大會開幕的同時,場館西側的安保總指揮部,18個高清小屏組成幕墻,通過4G圖傳實時更新場館信息,值班民警通過視頻、語音向前方執勤民警發出指令,保障安保高效有序運轉。
今年以來,163場千人以上大型活動在合肥成功舉辦。每一次活動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安全的有力保障。
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結合當前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大社會資源整合匯聚,利用大數據、5G通訊、無人機等技術,創新一批大型活動安保新措施,比如大型演唱會采用無紙化電子票、刷身份證入場,實現入場“強實名制”,有效防范了黃牛倒票、炒票現象。
打造“智慧型”警務,建設“創新性”平臺,推進“大數據”建設,強化“人才庫”建設,近年來,合肥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新時代公安工作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有力提升了警務效能和新質戰斗力。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通訊員 合公新
編輯 王翠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