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為年近百歲的老人進行手術治療,無論是對患者、家屬,還是醫護團隊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近日,“小葉醫探”從安醫大一附院北區了解到,該院普外科順利為一位年近百歲的腸癌患者實施了手術,老人術后恢復良好。
老人術后恢復良好
據悉,陳奶奶半年前開始出現排便次數增多、間歇性排粘液血便癥狀,近日入院后檢查結果提示為直腸占位性病變,需進行手術。對于手術治療,陳奶奶的家人心有疑慮:不接受手術,母親身體會漸漸被癌癥侵吞;接受手術,母親年齡這么大,擔心她下不了手術臺。經過多次溝通,最終決定接受手術治療。
為了把手術風險降到最低,該院普外科第一時間組織了多學科MDT討論,結合患者情況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護理方案。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在麻醉科的精準麻醉下,專家為陳奶奶進行了“腹腔鏡下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恢復良好。
“我今年的100大壽,一定要邀請你們和我一起過!”10月29日,在安醫大一附院北區普外科病房,99歲的陳奶奶一把拉住普外科副主任醫師耿廣勇的手,發起邀請。
老年人需定期進行結腸鏡篩查
“病區高齡患者越來越多,這部分患者基礎疾病多,手術風險大,術前準備需根據病人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處理。”耿廣勇表示,高齡本身不應成為剝奪老年人優質生活的原因。隨著醫學的發展,針對疾病的治療手段越來越多,高齡患者同樣擁有得到科學診療的機會。
記者了解到,結直腸癌發病率在我國排名前三,死亡率位居第五。從55歲開始,結直腸腫瘤發病風險持續走高,一般到80-84歲年齡組達到高峰。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往往是癌癥的易感人群,惡性腫瘤發病率顯著高于其他群體。
然而,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結直腸腫瘤生長較緩慢,多數老人最初的臨床表現不明顯,但在就診時卻已進入中晚期。因此,專家建議,老年人要增強定期體檢意識,建議每兩年左右進行一次結腸鏡篩查,如發現直腸息肉或癌前病變,需及時處理。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付艷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