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日前,長城戰略咨詢發布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共有375家獨角獸企業和783家潛在獨角獸企業。其中,合肥市新晉潛在獨角獸企業22家、獨角獸企業3家,均位列全國城市第5位。目前,合肥潛在獨角獸企業達33家、獨角獸企業8家,分別位列全國城市第6位和第10位。
獨角獸及潛在獨角獸企業因其技術含量高、產業模式新、發展潛力大,在引領科技創新、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的新生力量。從入選名單來看,合肥市獨角獸企業包括訊飛醫療、本源量子、國儀量子、視涯科技等,主要分布于集成電路、清潔能源、量子科技、智能硬件及數字醫療領域等。
作為安徽高科技企業最為集聚的區域,合肥高新區2023年共有5家獨角獸企業,占全市數量的62.5%,全省數量的31.3%;擁有18家潛在獨角獸企業,占全市數量的54.5%,全省數量的40.9%。其中,2023年新晉1家獨角獸和9家潛在獨角獸企業。
高新區5家獨角獸企業均處在前沿科技領域,分布于清潔能源、量子科技、數字醫療和集成電路4個賽道。18家潛在獨角獸企業分布于集成電路、創新醫療器械、新材料、高端智能裝備與器件、工業互聯網、金融科技、量子科技和清潔能源8個賽道。其中,集成電路賽道企業最多,達9家。
自2018年起,合肥高新區在全省率先啟動高成長企業培育工程,2024年升級為“新質企業高成長培育工程”,構建“雛鷹-瞪羚培育-瞪羚-潛在獨角獸-獨角獸-科技領軍”企業培育梯度,加快培育一批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的新質企業。2023年高成長企業群體數量已達1391家。
獨角獸企業指的是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最近一輪融資的投后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的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則一般是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成立5年之內,最新一輪融資的投后估值達到1億美元,或者是成立5年—9年,最新一輪融資的投后估值達到5億美元。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