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今天星期幾?”“星期五。”“你現在在哪?”“住院部十二樓。”“1+2等于幾?”“等于3。”……回答出這幾個簡單的問題,27歲的小程(化名)卻用了半年的時間。
近日,“小葉醫探”從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了解到,歷經半年多的多學科診療,原本處于昏迷狀態的小程神志逐漸恢復,且可正常獨立行走。
雪天車禍致昏迷無意識
時間回到今年春節期間,因雨雪天路滑,小程在騎車途中突遇車禍,后被120送往醫院急救。
由于股骨及脛骨骨折,小程在當地醫院骨科住院治療。本以為只是常見的骨折,然而當天晚上他突然出現意識不清并逐漸加重,被送到重癥監護室,氣管切開、氣管插管、肺部感染……待了近20天,小程仍是昏迷狀態、四肢癱瘓。
小程的家人想等病情穩定后轉至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而當轉至上級醫院時,他們卻被告知小程醒來的機會幾乎為零,即使醒過來也是植物人,臥床狀態。
“后來在重癥監護室待了77天,孩子媽媽整天以淚洗面,我整夜睡不著,頭發都白了,很多人都說不行了,勸我們放棄。”小程爸爸說,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帶孩子轉了三家醫院,只要有一線希望,都要去試試。
多學科診療助力渡過難關
今年四月,家人帶著小程來到合肥市二院尋求治療。“入院時,小程神志模糊,伴有大腦去皮層強直狀態,以及高熱、多汗,氣管切開、留置胃管及尿管狀態。”在合肥市二院廣德路院區神經內科,管床醫生李嘉介紹,小程重度顱腦外傷后出現肌強直、認知功能障礙等后遺癥,再加上雙腿骨折無法負重,導致康復治療非常困難。
針對小程的病情,醫院每周堅持組織高壓氧科、康復醫學科、骨科、中醫科等科室開展多學科會診,調整治療方案。經過抗感染、改善肌張力障礙、高壓氧促醒、床邊康復等治療,小程病情終于開始好轉。
“幾個月后,患者已經神志清晰,肌強直也解除了,病情明顯好轉,但仍然四肢無力行走困難。”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岳宏表示,為了讓患者盡快恢復,在之前治療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針灸、中藥調理,加強小程下肢功能恢復康復訓練。
可喜的是,經過積極治療,一個多月前,小程從坐著輪椅,到慢慢站起來,再到短距離行走……現在已經可以正常獨立行走。9月27日下午,李嘉再次為小程進行了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評估。“言語清晰,對答交流基本切題,空間定位正確,時間定位正確,計算力部分正確,這次得分是23分,恢復得很好。”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胡小麗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