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合肥市金寨路與紅星路交口附近,李鴻章家族當鋪已經屹立上百年,2011年這里被列為合肥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關于其修繕的消息一直被外界關注。10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獲悉,李鴻章家族當鋪修繕項目設計招標已于5月正式掛網招標,目前已確定設計中標單位。當日,記者來到李鴻章家族當鋪,現場有醒目的保護標志碑,建筑周圍已設置臨時保護措施。李鴻章家族當鋪現保留主體建筑共三進,面朝東。
聲音:藏身鬧市大院中 現存建筑破損嚴重
“因為住在附近,有時會去那邊看看。”10月10日,合肥市民李先生如此說。據李先生介紹,他住在紅星路附近一小區,離李鴻章家族當鋪所在的省外貿第一生活區不遠,周邊商鋪和小區較多。李先生稱,李鴻章家族當鋪現存建筑破損挺嚴重,有沒有相關的修繕計劃呢?李先生表示其曾查閱過資料,這里的李鴻章家族當鋪始建于清代,與巢湖市烔煬李鴻章當鋪、柘皋李鴻章當鋪都是李氏家族產業,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修繕情況為人所關注。
現場有醒目的保護標志碑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一份“合肥市市區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內,李鴻章家族當鋪赫然在列,級別為市保,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地址為廬陽區紅星路177號。在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官網上,關于李鴻章家族當鋪有著較詳細的介紹,李鴻章家族當鋪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三進各兩間,占地面積約1235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該當鋪坐落于舊時合肥城南小馬場巷與官鹽巷之間(今廬陽區紅星路177號院內),為清光緒年間李鴻章家族在合肥地區開設的三家當鋪之一。其雇工曾達百余人,是當時合肥典當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
現場:周圍設置臨時保護措施 平時不給人進去
大皖新聞記者沿紅星路向東沒走多遠,向多位商戶和市民打聽李鴻章家族當鋪的具體位置,多人均表示在外貿大院里,也有少數幾位稱并不清楚地方。來到眾人所說的外貿大院,記者看到入口附近掛著“省外貿第一生活區(紅星路177號)”的牌子,走進去后,一塊醒目的保護標志碑引起記者注意,走近一看,石碑正面刻著“李鴻章家族當鋪”等字樣。
建筑周圍設置臨時保護措施
保護標志碑背面刻著的字跡顯示:“李鴻章家族當鋪建于清代,現保留主體建筑共三進,面朝東。東側有一個小四合院,硬山頂,墻體用青磚砌筑,是合肥市留存至今為數不多的李鴻章相關遺存之一……”記者在現場看到,建筑多處破損,有的內部木質結構裸露出來,但建筑周圍已設置了臨時保護措施,南側幾米遠是一棟住宅樓。有居民表示,進入李鴻章家族當鋪的出入口有門鎖,平時不給人進去。
一位了解情況的物業人員稱,這里的保護范圍也非常明確,西至本體外5米,東至東側建筑西側外墻線,南至南側建筑紅線,北至北側建筑南側外墻線。
進展: 修繕項目設計已確定中標單位
“目前是在做修繕的前期工作。”10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如此說。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李鴻章家族當鋪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對于研究晚清時期合肥地區典當業發展狀況有著重要價值,在豐富合肥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具有基礎作用。
建筑內部一角(受訪者供圖)
記者從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了解到,李鴻章家族當鋪修繕項目設計招標于2024年1月12日掛網招標計劃,5月17日正式掛網招標,經二次招標,確定了設計中標單位。該中心保護督察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有專業設計人員去過現場勘查,目前修繕項目設計完成招標只是開始,后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劉建昌 攝影報道
編輯 金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