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大家都排好隊,不要往里擠,出來旅行安全第一!”10月7日的合肥站返程旅客熙熙攘攘,從合肥開往淮北的K5826次列車長楊明正在盡力維護乘降秩序。他的聲音穿透嘈雜,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讓匆忙的旅客逐漸安定下來。
楊明是淮滬車隊三班列車長,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皮膚被陽光曬得有些黝黑,眼神里透露出一種沉穩與堅定。他已經在鐵路上度過了二十多個春秋,從青澀的年輕人成長為如今胸有成竹的穩重列車長,他見證了無數次的列車啟程與到達,也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雨與挑戰。
面對國慶大客流,他早已做好了部署與安排,確保每一位旅客都能安全、順利地踏上返程路。當日早晨7:10,隨著汽笛的一聲長鳴,K5826次列車像往常一樣滿載著一千多人回家的希望,準時從合肥站駛出。雖然入秋后天氣轉涼,但忙碌不停的楊明,襯衫早已被汗水打濕。“K5826次列車6車車門已鎖閉,四門檢查完畢……”楊明站在車門口,目光如炬,認真聽著對講機里傳來的一句句聯控聲。
K5826/25次列車是往返于蚌埠、宿州、淮北等地的列車,往返一次需要近10個小時的時間,在這漫長而又緊張的旅途中,楊明的身影始終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既是協調者,又是服務者,更是管理者。
“楊車啊,他就像是我們的大家長一樣。”列車員劉克梅說道,“無論是業務還是管理,你都可以完全信任他。他既能嚴格管理好班組,又能細心照顧到每個人的想法和感受。”在楊明的眼里,列車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它更是一個融洽班組、連接人心的橋梁。
管理班組自然少不了發揮班組黨員的作用,楊明創造性地提出了“黨員網格化”的管理方法。“我們班有9名黨員,分成了若干小組,我們每名黨員負責帶領組內幾位同志。”班組黨員房海英說。如此一來,不僅方便了日常的管理和督促,還極大地提升了黨員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10月7日11:50,迎著晌午的太陽,列車緩緩駛入淮北站。“歡迎再次乘車 !”楊明站在站臺上,對著每一位下車的旅客揮手告別,臉上洋溢著真摯的笑容,“能讓大家順利返程,也是我們的幸福。”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吳臻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