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01日16時34分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北緯31.97度,東經117.61度)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地震發生前后,有網民發布照片顯示天空出現大片的云塊,也有人表示是否就是"地震云"。
對此,10月1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聯系安徽省氣象局,工作人員表示云的形狀和地震之間沒有關系。
隨后,大皖新聞記者也聯系了安徽省地震局,工作人員表示這兩者之間沒有關系,此前安徽省地震局也進行過相關科普。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安徽省首席預報員、研究員李玲利曾表示,其實"地震云"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氣象部門多次進行過科普解釋。中國氣象曾分析指出,網上形形色色的"地震云",主要是高積云與層積云兩種。這兩種云容易形成網狀(魚鱗狀)、波狀(肋條狀)、絮狀、透光、放射狀、莢狀等怪異的樣子,再加上時常出現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顏色,就容易被誤解成天有異象。
此前安徽省地震局官方微博也曾發布消息,云形成的整個過程,都是在大氣圈當中完成的。而地震是發生在巖石圈里面,所以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證明,云可以預示地震的發生。網上所謂的"地震云",主要是高積云與層積云兩種。高積云的出現說明天氣很好,層積云的出現代表會有降雨,與地震其實并沒有任何關聯。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