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歲的佑佑(化名)持續高熱6天并伴雙下肢紅色斑丘疹,入院前一天出現腹痛,經靜脈抗感染治療后,仍有反復高熱,并出現球結膜充血,臍周、右上腹腹痛等癥狀,當地醫院診斷為膽囊炎。隨后,佑佑被立即轉入安徽省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安徽醫院)進行救治。
病情反復加重,多癥狀指向“川崎病”
在安徽省兒童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后,發現佑佑的檢查結果確實與感染性疾病相符合,結合佑佑入院時體格檢查的臍周、右上腹壓痛、墨菲征陽性、無反跳痛等表現,初步診斷他為急性膽囊炎和膿毒血癥。然而,隨著病情發展,佑佑出現精神萎靡、炎性指標進一步升高,感染有加重趨勢。
“當發熱和腹痛兩個常見癥狀同時出現時,通常會懷疑是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闌尾炎,膽囊炎、腹膜炎;還有一些少見的疾病如暴發性心肌炎、嗜血細胞綜合征等。”該院兒童重癥醫學科主任金丹群說,“但這孩子還存在雙下肢紅色斑丘疹,雙眼球結膜稍充血,雙側頸部紅腫及淋巴結腫大等癥狀,追問病史又發現他還有一過性口唇潮紅,所以我們考慮這孩子患有川崎病。”
持續高熱腹痛需警惕,或非感冒和腹部疾病
確診川崎病后,該院兒童心血管科專家團隊建議迅速啟動川崎病初始治療方案,方案實施后,佑佑的體溫恢復正常,但腹痛仍然持續存在,且突然出現血壓降低,心電監護顯示間斷出現加速性室性心動過速,最終佑佑被確診為川崎病休克綜合征,該病主要表現為心血管功能衰竭和低血壓。“小葉醫探”了解到,經過一夜緊急救治,佑佑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心律轉為正常的竇性心律,腹痛也緩解了。
“川崎病血檢改變類似于膿毒血癥,極少部分患兒可以合并膽囊炎。”據該院兒童心血管科主任趙勝介紹,頸部淋巴結的腫大、眼球結膜的充血以及皮疹均是川崎病的癥狀,其主要危害是在部分兒童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冠狀動脈擴張,甚至冠狀動脈瘤,尤其是沒有接受及時正規治療的患兒。
專家提醒,持續高熱腹痛有時并不是感冒或者腹部疾病,它會因為其他系統或器官的疾病導致,因此需家長時時關注孩子病情發展與變化,并及時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楊貴明 張良虹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