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今天晚上的行情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慘不忍睹?!?月3日晚,從業十多年的云南斗南花市的職業采購人葉先生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感嘆:“毫不夸張的說,今天晚上,一包大重九(云南產香煙)的價格就可以換一筐花。” 不只葉先生,許多在斗南花市經營多年的花農和發貨商都在抱怨市場的低迷。
種植量上漲多 市場價格走低
大皖新聞記者向多位花農和發貨商了解了斗南花市的市場供需情況,對于市場需求量大家的說法不一,有的表示需求量相比去年大幅增加,有的則認為需求量上沒有很大變化,但大家一致反映的是,市場的供貨量有明顯的增長。
“最近幾年,云南鮮花種植呈現一個逐年遞增的現象。”葉先生說,他認為鮮花種植的門檻低,也不用太大成本,近兩年不少外省的人專門跑到云南來尋求商機,“基本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帶過來的,這也導致貨品整體質量下滑”。
“現在會種、不會種的都在種花,發貨商也類似,專業水準不夠,就只能降低行業傭金標準,從質量上誤導消費者?!比~先生認為,雖然鮮花種植、采購的行業門檻低,但專業性是很強的,隨便進場容易被“套路”。
“咱們這個行業的忠誠度和信任度不高,有些外省的商家,今天從這家拿貨,明天可能就換一家,漂浮不定,有些行業小白不專業,容易被壓貨款、扣貨款,而小白為了生意,也會不由自主的降低質量?!?/p>
對于云南花市來說,外省鮮花的上市同樣會沖擊斗南的銷售量,葉先生介紹,一般最旺的季節是十二月份到來年的五月二十日以前,之后外省的鮮花上市,會影響斗南花市的銷量和價格。“比如曼塔,今年截至目前最高價接近70塊一把(20枝),現在也就10多塊錢,高的時候100多一把,現在最好的也就40塊差不多。”
葉先生9月3日下午5:20拍攝的斗南花市交易大屏
直播、電商是把雙刃劍
“顧客消費習慣的轉移也是問題?!痹颇硝r花(原材料)發貨商楊先生說:“以前很多喜歡花店消費的人,現在可能會喜歡網購鮮花,類似的,以前花店只會從當地批發商進貨,但是慢慢的花店也會自己在云南進貨。”可以說直播、電商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占領了發貨商們的市場,但楊先生認為這并不是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最主要的還是和供應量以及鮮花的節日屬性有關。
也有發貨商提到,最近市場每晚大批大批的?;ǎ簧倩ㄞr請正在市場里直播的大主播給自己帶帶貨。
葉先生也認為,直播和電商促進銷量的作用是有的,可以消耗一部分中低端的貨品,但同時他也感覺到,現在大家對線上購買鮮花也冷淡起來。
“鮮花是非標產品,十分特殊,可以說是生鮮行業中最為的特殊產品,品質相當復雜,差一點可能差價好幾塊,甚至更高?!比~先生說:“線上的最大問題是物流,鮮花的損耗率過高,客戶體驗越來越差,并且直播批發的基本都是貪圖便宜,打價格戰的居多?!?/p>
熬著同時也是優勝劣汰的開始
“鮮花有節日屬性,哪怕現在如何低迷,今年春節或者情人節照樣是高價。”楊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行業淡季虧錢是必然,關鍵是旺季賺的錢如何填補淡季虧的,并實現盈利,才是考驗鮮花從業人員的關鍵點?!?span style="text-indent: 2em;">楊先生表示,其實年年都是如此。
葉先生認為,國慶以后斗南花市熱度會有所上升。“外省玫瑰下市,整體的熱度會相對回暖,國慶的婚慶旺季,也會提升一點熱度,但教師節目前都不看好?!睂τ谀壳暗臓顟B,葉先生稱為熬著,“目前大家都在熬,無論是種花的還是賣花的,還是終端批發或者花店,都在熬著等旺季的到來,熬著同時也是優勝劣汰的開始?!?/p>
合肥市場走訪:天氣原因,花市也處淡季
海卉花市入口
9月4日晚,大皖新聞記者前往合肥市蜀山區的?;芑ㄊ羞M行現場探訪。有花鳥寵物市場和美食街的雙重加持,海卉花市內常年人流不斷,尤其是夜晚,攤販經濟尤為繁榮,川流的人群中,總能看到手持鮮花的消費者的身影。但自高溫天氣以來,街上的人流量明顯減少,雖然仍有一定的人流量,但與高峰期的摩肩接踵相比冷清了很多。
在?;芑ㄊ兄?,店家擺在路邊的小束花尤其吸引消費者駐足,一般一束花的價格在10~30元不等,每到夜晚街邊擺滿鮮花的場景分外熱鬧。這片鮮花錦簇的場景目前也因為高溫熄了火,記者探訪時,街邊擺放的小束花數量大減,有些店鋪用盆栽代替了鮮花的位置。
?;芑ㄊ袃蠕N售的小束花。
“天氣太熱了,花放在外面兩三個小時就蔫了,我們就放在屋里了,可以進來選?!庇猩碳覍τ浾哒f:“或者你有想要的品種,我們可以到冷庫里拿?!?/p>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市場上小束花的標價并沒有明顯變化,但有兩戶商家看記者挑選時,表示可以送一把即將被處理的花束,也有的店鋪在做線上平臺購買的活動,價格有所優惠,比起六、七月份,確實可以花低一些的價格淘到性價比高的小束花,但市場上也有不少花束看起來有點蔫兒。
“我們的鮮花都是從云南空運來的。”有商家向記者介紹:“現在鮮花的價格都挺透明的?!鄙碳冶硎荆衲旮邷氐臅r間比較長,鮮花在外面不好保存,所以大多放到了室內或者冷庫。但從街面退到店內,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路過消費者隨機購買的可能。
周邊居民尹女士告訴記者,她夏天之前經常會在晚上散步時挑選小束花做家里的點綴,但七月份之后就基本沒有購買了,“家里白天沒人,不開空調,花一個白天就要熱蔫兒了,我七月初買了一枝繡球,也就撐了三天,所以就暫時不買了,等到天氣涼快一點兒再說?!?/p>
商家預計半個月后市場情況會有所好轉。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