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曲藝串燒《天南地北唱包公》,用評書的演繹形式串聯京韻大鼓、長子鼓書、蘇州評彈、淮河琴書等四種鼓曲形式;相聲《三打白骨精》聚焦社會現實,諷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能引發強烈共鳴與反思……8月28日晚,第八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展演活動將在合肥大劇院登場,涵蓋相聲、小品、曲藝串燒、數來寶、諧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將為觀眾淋漓盡致地詮釋廉潔文化。
在中國人的價值譜系和精神追求中,包公是傳統廉潔文化資源中最廣泛認同的。而曲藝這種被稱做文藝“輕騎兵”的形式,深受群眾歡迎,又最切合廉潔文化傳播、宣傳、教育。
2009年,合肥市紀委攜手中國曲藝家協會創立了“包公杯”全國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征集展演活動,意在用曲藝這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廉潔內核,每屆持續2年,頭年征集、次年展演,從中遴選優秀作品,將廉潔故事說給大眾聽。這些年,“包公杯”先后收到全國80多個城市數千名專業和業余作者踴躍投稿,7580件作品中涵蓋相聲、小品、快板書、二人轉、蘇州評彈等80多個南北曲種。
據悉,8月28日開演的第八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展演活動以“曲唱廉潔風 藝譜新華章”為主題,突出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群眾性、地域性,通過小切口、小視角、小故事展現大主題、大內涵。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