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科技、經濟的發展下,一些新職業已經悄悄“走”到人們身邊,讓人倍感新奇。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汽車行業的新寵。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也正式將智能網聯汽車運維員列為新職業,標志著這一崗位在職業體系中的正式確立。張義歡在合肥從事相關工作8年,見證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正在帶領團隊著力于AI大模型和自動駕駛的實車搭載工作。他認為,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被官方正式確立為新職業,不僅提升了從業人員的職業歸屬感,也為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見證行業發展
職業有了官方定義
“我們主要負責車輛零部件的開發和整改,像車身控制器、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之類。”張義歡向記者介紹,大學就讀車輛工程專業,2016年入職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一直從事相關工作,現任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產品技術處智能化主管,也是一名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公告,張義歡的工作有了官方定義: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即使用專用設備、工具、儀器儀表,對智能網聯汽車和路側設備進行裝配、調試、檢測、聯調、狀態監測、運維等工作的人員。
在汽車行業工作了八年的張義歡,也見證了這個行業智能化的發展。“從2016年到2019年,整個汽車行業,包括長安汽車基本只有傳統的一些電子電器的零部件,真正談到智能網聯的涉及和發展的話,應該是從2019年到現在。”
市場不斷擴大
著力AI大模型和自動駕駛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相關產品開發的復雜性和維護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對此,張義歡深有體會。
2019年,張義歡團隊在研究全景影像技術過程中,發現總是會出現標定不好或標定合格率不足的問題。“全景影像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除了車頂其他540°的狀況都能看到,所以就需要把各個角度的畫面拼接到一起。”張義歡向記者釋疑,這個問題對用戶來說,就比如你把車停到停車位,停車線實際是直的情況下,它拼接表現出來卻是錯位的。
為查清楚原因,張義歡團隊開始對各個影響因子進行排查。“發現可能是前后車距離過近,導致車燈對攝像頭的標定會產生一些影響,包括隔壁的標定場地開不同對應的燈,也會對我們正在標定的車輛造成影響。”張義歡說。
通過數次現場排查,優化標定軟件、取點方式之后,最終團隊將標定合格率從20%提高到了98%以上,并成功把這項技術用在了2019年出售的長安一款車型。
“目前的話,我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AI大模型和自動駕駛的實車搭載工作。同時,我們和一些頭部企業都有合作,共同開發新技術。”張義歡表示。
創造就業機會
對從業提出更高要求
張義歡認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和巨大市場潛力,為相關人才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時,也對從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從業人員須不斷提升其職業素質和技能水平,做好新時代汽車行業的守護者,成為推動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這個職業對專業性要求很高,首先基礎的專業知識一定要有,比如整車的原理和構造之類。”他介紹,其次要對軟件比較了解,對軟件的分析工具或設備要做到熟練運用,還要了解零部件的功能和原理,包括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傳感器之類。
“現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較快,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們長安汽車內部也有一個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所以我認為這方面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都是很大的。”張義歡表示,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被官方正式確立為新職業,不僅提升了從業人員的職業歸屬感,也為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通訊員 王藝 實習生 胡從靖 (受訪者供圖)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