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10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消息,該校潘建偉、陳宇翱、姚星燦、鄧友金等學者成功構建了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以超越經典計算機的模擬能力首次驗證了該體系中的反鐵磁相變,標志著我國在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第二階段中取得里程碑式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于當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上。
在這項科研成果中,來自“科大硅谷”蜀山園的創新創業團隊安徽可視科學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可視科學”)為其制作了量子模擬實驗過程的動畫演示,將抽象的物理模型轉化為生動的視覺語言,讓科學知識變得鮮活可感。
楊遠帆和團隊成員Sahaza Delis在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進行拍攝。(資料圖)
雖然可視科學創始人楊遠帆目前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級力學系的一名在讀博士生,但他已經帶領10多名年輕人在“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驛站科大站創業近兩年。他們致力于將實驗室內外的前沿科學成果以及國家大科學裝置的科學原理用視頻、AR、VR等視覺技術進行展現,把晦澀難懂的科學原理通過淺顯易懂又極具美感的方式呈現給普通大眾,讓受眾在享受視覺沖擊的同時,也能深刻理解科學的本質和魅力。
“非常榮幸能運用我們的可視化技術展示前沿科研成果。”楊遠帆介紹,整個作品制作歷時了一個多月,為了確保科學性,除了與科學家們反復溝通外,團隊成員還研讀了多篇相關論文和技術參考文獻,經過7次打磨最終成片。
據了解,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創學院的推介下,楊遠帆團隊于2022年成功入駐“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驛站科大站,開啟了創業生涯。“驛站距離學校僅一路之隔,對于像我這樣的在校生創業非常方便。驛站不僅減免了一年租金,還為我們提供項目路演、企業報稅、財務培訓等服務,我們還享受到了‘科大硅谷’的創業政策。”楊遠帆表示蜀山區的創業環境、創業政策激發了團隊的創業干勁,目前已有80多個高校院所實驗室與其合作。
對于可視化領域的未來,楊遠帆很有信心。“可視化是一個特殊的技術和賽道,它可以跟各行各業產生耦合,國內的科學可視化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作為初創團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楊遠帆期待未來能夠為更多的科學研究提供支持,幫助人類探索未知的科學領域。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周瑩瑩 朱琛琛 詹偉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