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4個重要事項的驗收手續,為項目生產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合肥海晟企業負責人感慨,服務追著項目跑,帶給企業滿滿獲得感,也讓企業真切感受到了政務服務的“溫度”與“速度”。該基地建成后快速投用,正是合肥新站高新區推行工業項目“多驗齊審”機制的一個縮影。
走進合肥海晟傳動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繁忙的生產場景躍然眼前,生產線有序運轉。
竣工驗收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最后一公里”。一直以來,驗收審批事項串聯辦理,涉及部門多、環節多、跨度時間長,造成整體驗收跨度用時較長,平均需三個多月才能完成全部驗收手續。
為強化過程服務,實行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管,新站高新區在聯合驗收基礎上,深化探索出“多驗齊審”模式,各驗收主管部門共同參與對各驗收事項進行限時聯合驗收,實行“一次申報、一口受理、一套標準、聯合勘驗、并行推進、信息共享、限時辦結”,加快項目驗收效率。
“多驗齊審”發證助力企業早投產。
高效審批得益于高質量服務和部門間配合推進。合肥海晟在辦理工程驗收期間,所涉的規劃核實、電梯查驗、竣工驗收監督、消防備案等4個事項的驗收程序,由傳統的串聯模式轉變為并行辦理,僅用時11個工作日就完成4個事項驗收手續辦理,較傳統模式節約了2個月左右時間。
如今,該企業的汽車自動變速箱電液閥芯及電磁閥零件智能工廠項目正式開始量產。
工程驗收環環相扣,如何優化重點項目審批手續,按照“多驗齊審”清單化流程化推進,關鍵在于提前介入、過程指導和聯合調度。
根據《新站高新區工業項目“多驗齊審”實施方案(試行)》,該模式支持規劃核實、竣工驗收監督、消防驗收、排水驗收、電梯驗收、人防驗收、檔案驗收、竣工備案等8個驗收手續聯辦齊審,各驗收主管部門提供同赴現場綜合指導服務,提升各項驗收審批速率。
此外,在建工業項目自發放施工許可證即開始介入,項目結構封頂即進行調度,建立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包保制度,推動質量監管人員由質量監管向質量服務轉變,全程跟蹤項目進展情況,確保項目企業在驗收階段減少整改事項,快速通過驗收。目前,全區已有海晟、金邦等4個工業項目按照“多驗齊審”模式辦理后期驗收,促成項目早竣工、早產出。
在項目報建前期,新站高新區通過提前介入、并聯審批、模擬審查、容缺受理等方式,實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施工許可證“四證齊發”,讓企業在取得不動產權證的第一時間具備實質性開工條件。
試點以來,全區已有安徽巡鷹等6個工業類項目實現“四證齊發”,項目開工時間比合同約定開工時間提前了兩個月,并制定出臺《重點工業項目“四證齊發”實施方案》及流程圖,實現項目從召開方案并聯會至施工許可完成總時長約為95天,助力“開工那些事”迭代升級為“開工一件事”。
項目報建前期的“四證齊發”,完工后的“多驗齊審”,一前一后,首尾呼應,形成合力。近年來,新站高新區圍繞工業項目“早落地、促竣工、快投產”目標,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推動質量監管向質量服務轉變,助力工業項目跑出建設“加速度”、投產“增速度”,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