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金湯湖美景、耳聽百花村雞鳴犬吠、呼吸富氧空氣、品嘗鄉村土菜、感悟詩和遠方……這幅和諧美麗鄉村新畫卷讓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近年來,廬江縣利用好山好水優勢,創新發展“農舍經濟”,在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的同時,通過盤活閑置農舍資源,“長藤結瓜”式發展鄉村家庭民宿,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市場運營、企業參與、群眾受益”的“農舍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之路,點燃了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據介紹,目前,廬江縣民宿相關項目已幫助村集體實現年均增收2300萬元,解決村民就業1400余人,帶動農特產品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
差異發展 打造家庭民宿新賽道
6月11日清晨五點半,云湯小院民宿負責人嚴建華同往常一樣,為游客準備好早餐后,便騎車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接著去選購食材立馬趕回民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大皖新聞記者走進位于廬江縣湯池鎮馬槽村的云湯小院看到,寬敞的院子里有涼亭,有池塘,還有一處小菜園。整個院子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沿著臺階拾階而上,就看到一幢兩層小樓,在青山綠植的掩映下顯得那么靜謐。
“以前在家帶孩子,一直沒有出去工作。為了讓生活充實,老公支持我做起了民宿。”40多歲的馬槽村村民嚴建華告訴記者,設有6間客房,共8張床位,房間布置溫馨宜居,配套有停車場、餐廳等,方便游客停車、用餐。今年4月20日民宿開業以來,很受周邊游客歡迎。“節假日客戶都會爆滿,需要提前預定。”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除了精品民宿,更具性價比的家庭民宿頗受游客的歡迎。”廬江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鳳蘭介紹,近年來,廬江縣打造了云里安凹等37家精品民宿。為了進一步盤活農村閑置農舍,解決民宿市場消費較高等問題,帶動更多百姓增收致富,該縣從去年起推進民宿產品差異化發展步伐,走起了家庭民宿新的發展模式道路。
王鳳蘭局長告訴記者,該縣按照“試點帶動、集聚發展、量質并舉、富有特色”的思路,引導村民利用自家閑置農房改造家庭民宿,吸引合肥都市圈和長三角區域的家庭到廬江康養旅居、休閑度假。選取湯池、萬山、柯坦、冶父山等具備資源稟賦優勢的鄉鎮先行試點,突出“景區景點邊、風景道邊、精品民宿邊”的選址標準,打造一批“戀廬小舍”家庭民宿示范樣板,截至目前已建成家庭民宿31家,設立家庭民宿獎補專項資金,定向鼓勵家庭民宿發展。截至目前,已兌現家庭民宿獎補172.3萬元。
強化管理 打造家庭民宿服務新水平
“做好頂層設計,抓好家庭民宿的標準化建設既是提升鄉村民宿設計品位和接待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也是引領家庭民宿向更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廬江縣文旅局局長王鳳蘭告訴大皖新聞記者,該縣制定出臺《關于盤活閑置農房促進家庭民宿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規范家庭民宿建設標準,明確家庭民宿在空間規劃、土地利用、生態保護、治安管理、衛生安全、服務水平等方面的基本條件。加強家庭民宿等級評定,根據標準分別授予三、四、五星級家庭民宿。
“定期會有人來我們這里檢查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幸福里民宿的負責人李立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們會嚴格按照要求來執行。
廬江縣成立縣旅游民宿健康發展領導小組、縣民宿監管服務中心,負責常態化監督和指導民宿經營行為,引導行業規范有序發展。各試點鎮成立家庭民宿推進工作專班,負責全過程指導農戶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和運營管理等工作。同時,成立由公安、住建、消防、市場監管、衛健、文旅等部門組成的聯合驗收小組,邀請住房質量安全專家,免費開展房屋質量安全鑒定,簡化審批程序,優化民宿證照辦理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務。
“我們還強化標注服務賦能以及蓄力人才培養。”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廬江縣參考先進地區民宿品牌打造經驗,結合全縣精品民宿發展現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精品民宿“八個一”工程。圍繞一個主題、一位民宿管家、一套服務流程、一個公共活動空間、一場特色活動、一桌家宴、一份伴手禮、一張周邊游導覽圖等八個方面來打造具有創新性和代表性的住宿產品,助推精品民宿高質量發展。
民宿發展最終要靠人才。該縣成立民宿協會和民宿管家培訓中心,系統開展民宿管家培訓,邀請等級民宿評定專家、營銷專家、旅游培訓專家,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作為授課老師,圍繞民宿日常運營中的各方面知識,深入淺出地為民宿從業者們進行授課。目前,已開辦4期民宿管家培訓班,設立云里安凹、少間王圩里、虎凹歡樂茶谷3處民宿管家實訓基地,累計培訓民宿管家400余人次。
品牌提升 打造家庭民宿新品牌
初夏時節,稍稍停下忙碌的腳步,來到廬江縣湯池鎮,找到一家別致的“戀廬小舍”幸福里民宿,當輕輕推開窗,閑適靜謐的江南畫卷就在眼前徐徐展開,窗外金湯湖邊的濕地公園里草木蔥蘢,觀景棧道上綠樹層疊,浩渺的金湯湖碧波蕩漾,靜謐中擁浮光山色,舒緩你快節奏的緊繃神經,享人間余閑,找到向往的生活!
每到一處家庭民宿,你都會看到“戀廬小舍”這個品牌。
“我們統一打造‘戀廬小舍’家庭民宿的品牌,注重聯動發展,打響公共品牌。”廬江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培育“戀廬小舍”家庭民宿公用品牌,聘任廬江民宿體驗官,開展管家培訓和技能大賽,出臺地方管理規范和建設標準。鼓勵家庭民宿對標精品民宿,在人才培養、經營理念、服務意識等方面查缺補漏,通過鄉村運營商、精品民宿主理人交流指導,實現經營理念和服務意識共享。
此外,廬江縣將家庭民宿推介納入全縣旅游年度宣傳推廣計劃,定期更新發布全縣家庭民宿名錄,利用廬江文旅、微聚廬江等官方平臺推送家庭民宿100多次,累計點擊量突破10萬人次。聯合融媒體中心拍攝30余條專題宣傳短片,通過抖音、視頻號等平臺播放,視頻播放量超2萬次。
打造新品牌除了大力宣傳,獨特的個性彰顯無疑也非常必要的。
“我們的菜都是自己在小院子種植的,你看時令蔬菜基本都有。”在云湯小院的菜園里,只見嚴建華種植的辣椒、茄子、豆角等長勢正旺。
“我們的特色除了美麗的湖景房、特色土菜,我們還擁有智能化房間。”幸福里民宿負責人李立建說,民宿共3種房型,6間房間,8張床位,房間價格在100元-300元之間。該民宿提供早中晚餐,紅燒金湯湖魚、紅燒肉、無為板鴨等特色菜深受游客喜愛,近期還自主研發了幾樣冷凍食品,游客反饋也很不錯。說起特色,老板李立建還特意拿出了自己研發的幾道土味很足的菜品。
“小度小度,打開窗簾……”伴隨著李立建語音,窗簾緩緩打開,金湯湖美景撲面而來。
家庭民宿的發展,進一步帶動了群眾的就業和農產品的銷售。“我現在一個月3500元,離家近也能照顧到家庭和孩子。”在云湯小院上班的王敏感到很滿意。
“2023年村集體收入達到500余萬元,其中民宿貢獻了相當大一部分。”湯池鎮百花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孫海波告訴記者,民宿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60多名村民實現了就近就業。
“我們的保潔員都是當地村民。”幸福里民宿負責人李立建介紹,隨著客人越來越多,附近的村民會把自家種的百花菜、玉米等拿來銷售,此外他還積極引薦一些客人到隔壁的茶廠購買茶葉。
對于鄉村振興來說,民宿仿佛是一扇窗,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帶旺了綠水青山,而家庭民宿更提升了當地村民對家鄉的建設熱情。廬江縣文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廬江縣積極打造的民宿新產品、新業態、新服務不僅成為都市人向往的“詩和遠方”,也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廬江縣大地上徐徐展開。
大皖新聞記者 金學永 通訊員 王虹 薛春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