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24年將新增托位1971個,保障20%的幼兒園開設2—3歲托班;改造城市危舊房151間,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個;實施便民停車行動,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2萬個……5月8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2024年合肥市蜀山區50項民生實事清單公布。2024年,該區將實施10大類50項民生實事,包括就業促進、社會保障、困難群體救助、教育惠民、衛生健康、環境保護等。
新增托位1971個,20%的幼兒園開設2—3歲托班
2024年,蜀山區將實施教育惠民,持續推動“安心托幼”行動,穩步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 65%;全區新增托位1971個;20%的幼兒園開設2—3歲托班。
精準開展困難學生資助,實施高等教育階段及中等職業教育殘疾學生資助不少于32人次。實施老有所學行動,全區老年學校新增學習人數6000人左右,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達到6.18萬人左右。
在衛生健康項目中,實施健康口腔行動,持續擴大口腔醫療資源供給。加強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局部涂氟和窩溝封閉項目分別覆蓋22%的適齡兒童。實施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行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和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率分別達到98%以上和95%以上。
改造城市危舊房151間,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個
住房方面,2024年,蜀山區將改造城市危舊房151間,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個。加快推進城區危險住房處置工作,消除住房使用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2024年,蜀山區將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166套(間)。有序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積極對接屬地及項目實施單位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及運營管理監督。加強無物業住宅小區管理,推動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安防工程16.389公里。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公共充電樁220個。實施便民停車行動,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2650個。
全年預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2萬人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記者了解到,在就業促進行動中,合肥市蜀山區全年預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2.2萬人,“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數量達到城市社區的75%。
同時,以社區為載體,重點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及其他有就業意愿的勞動者盡快實現就業,力爭43個城市社區達到“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標準。此外,實施放心家政行動,培訓家政服務人員6900人次。
在社會保障項目中,蜀山區將持續加強城鄉低保人員和特困人員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針對困難群體救助,蜀山區將建立健全工會摸底排查機制、職工自主申報機制,做到“應建盡建、應幫盡幫、動態管理”。
此外,實施困難殘疾人康復工程,推動實現殘疾人較高質量就業,為有需求的殘疾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實施“陽光家園計劃”托養服務項目,開展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托養服務不少于420人。為195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
成立78家“救急難”互助社
2024年,蜀山區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支持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不少于5戶。加強困難大病患者救治,強化殘疾人福利保障,全區一、二級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不低于277元/月/人;三、四級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不低于185元/月/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不低于277元/月/人。全區村(社區)成立78家“救急難”互助社,實現每家互助社具備3萬元的啟動資金。
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個人自付合規醫療費用分別按不低于80%、75%、60%的比例給予救助,實現應救盡救。建立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
打造6個全省示范性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
為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惠民民生工程的知曉率和滿意度,蜀山區將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對文化和旅游市場消費實施補助。依托“15分鐘閱讀圈”建設,實施公共文化空間工程,建成3個公共文化空間。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開展22場送戲進萬村活動,向全區每個行政村送正規演出不少于1場。
同時,加強對戶外勞動者的關心關愛,打造6個全省示范性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工會驛站),推動全區工會驛站規范化運行。
公共安全涉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蜀山區將深入開展放心滿意消費創建示范活動,計劃新增放心滿意消費示范單位5個、示范街區1個。嚴打電信網絡詐騙,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圍繞重點民生食品,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200批次。
在12項省、市統籌任務項目中,涉及支持畢業生求職創業,加強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農村地區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惠民菜籃子”行動等12項內容。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王昕婷 劉亞萍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