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盼望著,盼望著 ,終于迎來了五一小長假,省城包公園、徽園免費向公眾開放了。5月1日,大皖新聞記者兵分兩路到包公園和徽園探訪,看看這兩座公園升級改造后有哪些變化,在免費開放首日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項。來,一起看看記者的探訪情況。
改造后徽園9個出入口均可入園
皖美相約,又見徽園。在歷經數月的閉園改造后,2024年5月1日,徽園再度開園。濃縮了安徽省人文景觀和自然盛景的徽園拆除了圍墻,游客從南邊繁華大道、東邊松谷路、北面的翠微路一共新開的9個出入口均可入園。
位于徽園南大門的世紀金柱,成了徽園的標志。
5月1日上午9點,大皖新聞記者從繁華大道進入徽園。蚌埠園、宿州園、亳州園、池州園、黃山園、銅陵園……安徽省16個地市都有園中園;芍藥園、花戲樓、銀屏山、升金湖、九華寺……每個園結合各地地域文化和風景名勝特點,建有微縮景觀,各具特色、自成一景。而在各園之間點綴玲瓏雅致的花境小道、建筑小品,一草一木都是風景,一山一石都有故事。自然風光和人文風物渾然融合,毫不違和。漫步其間,從江南的婉約明麗到江淮之間的兼容博大,再到淮河以北的粗獷彪悍,感覺在半日間就游遍了大江南北和淮河兩岸的安徽山水。
上午11時,徽園門口非機動車道已經停滿了電動車。
據相關資料記載,徽園,是中國第一個按一個省的版圖框架,采安徽民俗之靈氣,積人文之精華,塑江淮風物之神形。集黃山之奇、九華之韻、天柱之秀、瑯琊之意,將安徽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凝縮于“方寸”之地,是安徽江淮大地的縮影。
情景古裝表演,吸引了游客圍觀。
上午11時,太陽從云層中鉆出,徽園中的游客漸漸多了起來。各個園區里摩肩接踵、人聲鼎沸。“這里是九華山,這里是太平湖,那個是振風塔……”游客在園區的微縮景觀里尋找著安徽的風景名勝,談論著他們曾經到這些地方旅游發生的事情。
集納皖南風物的徽南集。
“這里有我的童年記憶。小時候爸媽帶我來玩過,那時我們還住在老城區,當時就記得門口的五棵高大的柱子。如今20年過去了,我今天帶爸媽來轉轉。”正在園中游玩的石女士說,徽園里有她的童年記憶。石女士和徽園的淵源頗深, “現在我每天上班從繁華大道經過,每次經過徽園南門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放慢車速。”說到徽園免費開放,石女士表示,“徽園里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免費開放后必然成為附近居民遛彎休閑的好去處。”
黃山園里摩肩接踵。
“今天大概有多少人入園參觀?”記者詢問一名胸前掛著工作牌的工作人員。據其介紹,徽園歷經數月的升級改造,現在免費向公眾開放,繁華大道設有3個門,東邊的松谷路有2個出入口,北面的翠微路有4個出入口。“這么多出入口,多少人入園實在難以估計。”
包公園免費開放,需要網上預約
5月1日,是包公園景區正式免費開放的第一天,也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合肥包公園景區,不少市民在園內悠閑地散步,一些市民戲水泛舟,與家人在園內乘船享受假日時光,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園內游覽春日美景,感受 “忠、孝、清、廉”的包公文化。
5月1日中午,包公園門口游客預約入園門票排起了長隊。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今日入園游覽的游客較以往增加不少,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控制園內人流量,保障游客安全,人們可以免費入園但不能免預約、免檢票。中午12點半,記者看到包公祠入口的景區服務中心預約門票處,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由于五一假期內游客數量驟增,目前最火爆的包公祠景點的網上預約已經排到了5月4日,但考慮實際情況,景區也會在線下放出一部分門票,“這些排隊的都是等1點放出的票,下午就可以入園游玩,上午我們根據入園情況也放了一些票給在網上沒預約到的市民。”
合肥包公園清風閣景點。
在清風閣和包公墓景區附近,記者看到這里也有大批游客正在排隊預約門票,有工作人員在一旁宣傳網上預約門票的方法。大皖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市民可以通過包公園景區微信公眾號和美團、攜程等三種途徑預約門票,在其中一家平臺上,記者看到包公祠的門票已被預約至5月4日,但清風閣、包公墓、浮莊等景點還有不少余票,記者現場體驗了一下網上預約流程,短短一分鐘就通過檢票順利進入景點。
除了進入景點游玩外,還有不少市民選擇在包公園外圍欣賞風景。“這里的環湖步道風景也很不錯,以前沒事就常來這里散步。”帶孩子出來散心的江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就住在附近,包公園是家人游玩的首選,“現在景點剛開始免費,游客肯定很多,我們住得近,把機會留給遠來的游客更好。”
大皖新聞記者 龔潤澤 趙明玉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