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28日是中國便秘日。“長期便秘可能會導致患者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率增加。”青年江淮名醫(yī)、安醫(yī)大二附院消化內科主任醫(yī)師胡祥鵬表示,慢性便秘危害非常大,可能導致睡不著覺、心情煩躁易怒等情緒問題,同時還會加重心腦血管患者病情,在急性心梗、腦血管意外等疾病中,過度用力排便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安醫(yī)大二附院舉行“中國便秘日”義診活動
危害
慢性便秘會增加結直腸癌患病率
當天上午,安醫(yī)大二附院舉辦了“解決便秘,暢通無阻”為主題的義診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咨詢者以中老年人為主。
“高齡老人確實是便秘的高危人群,另外,長期坐在辦公室運動比較少的人群也非常容易便秘。” 胡祥鵬表示,便秘還可飲食習慣有關系,比如蔬菜水果吃的比較少或者飲水比較少都容易引起便秘。此外,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有便秘家族史等人群都容易患慢性便秘。
胡祥鵬提醒,慢性便秘的危害非常大,會誘發(fā)痔瘡、肛裂、腸梗阻、腸穿孔、尿道感染、老年癡呆、內分泌失調等多種疾病。同時,還會加重帕金森、腦卒中、冠心病等;誘發(f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等慢性疾病的病情。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慢性便秘還會增加結直腸癌患病率。
表現
排便費力、次數減少等為便秘主要表現
便秘主要有哪些表現?“絕大多數人的便秘表現為大便間隔的時間長,可能要兩天以上才能排一次便;有的患者表現為大便干結;還有的患者大便并不干結,但是難以排便,這些都屬于便秘的范疇。”胡祥鵬表示,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費時和需輔助、排便次數減少都是便秘的典型表現。
胡祥鵬表示,根據病因不同,便秘主要可分為三種類型。“功能性的便秘是由于結腸、直腸肛門的神經平滑肌功能失調所致;器質性的便秘是因患有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妊娠、肛門狹窄、結腸癌等繼發(fā);藥物也會引起便秘,常見的有鎮(zhèn)痛藥、抗高血壓藥物、抗心律失常藥等。”
提醒
建議每次排便時間小于10分鐘
“ 如果便秘癥狀重,也可遵醫(yī)囑選擇藥物、生物反饋療法,嚴重者需手術治療。”胡祥鵬表示,
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輔助治療,但是患者并不能完全依賴于藥物。
便秘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癥狀、恢復腸道功能和改善生活質量,基礎療法為改善生活方式。“增加運動量,尤其對于久坐的上班族及長期居家臥床的老年人更有益。”胡祥鵬表示,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也很重要,建議在晨起或餐后2小時嘗試排便,每次排便時間小于10分鐘。
飲食方面,要適當多飲水,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如小米、紅薯等。循證醫(yī)學證明,獼猴桃對于緩解便秘是非常有效的。
臨床上,很多患者會自行使用益生菌治療便秘,胡祥鵬表示,益生菌對治療便秘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它并不是緩解便秘的萬能藥,建議遵循醫(yī)囑用藥。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攝影報道 實習生 張清怡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