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奶奶,飯菜味道怎么樣?”合肥皖西新村小區居民86歲的陳奶奶一邊吃飯,一邊向記者比出大拇指,“飯菜香!方便!”
寒冷冬季,合肥市蜀山區荷葉地街道紅四方社區居民老年食堂暖意濃濃,成了附近居民熱捧的“家門口”打卡地。麻辣豆腐、蘿卜燒肉、紅燒獅子頭……物美價廉、飄香四溢的飯菜讓老人在家門口吃出了“幸福味道”。不僅如此,就餐完畢后,就餐區還能原地轉變成休閑活動場所,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為老年人定制飯菜口味
“我每頓飯才十幾塊錢,好吃不貴,菜不僅入味,還符合我們的口味,真的很方便。”家住皖西新村小區的陳老漢說。
近日合肥氣溫驟降,但來食堂吃飯的老人依然不少。中午11點半,口水雞、蘿卜燒肉、紅燒獅子頭……食堂內一道道剛出鍋的菜冒著熱氣,散發出陣陣香味。
老年食堂的飯菜一般是清淡軟爛的,可這家老年食堂的菜品卻有不少是又香又辣,這是什么原因?“這個小區居住的老人多數是從大別山山區搬來的老職工,他們口味偏重,喜歡吃油炸類的食品,我們食堂口味以老年人為主,所以就為他們特意定制了適合他們口味的飯菜。”安徽時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陳佳佳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食堂開辦之初,該公司就以問卷的形式向社區老年人征詢過建議,特意推出符合老人飲食習慣的飯菜。
除此之外,在節日期間,這家老年食堂還會推出老年人喜愛的糕點,如芝麻球、蛋撻、重陽糕、臘八粥。“快過年了,我們準備做一些蛋餃,還要做一些圓子,老年人可以拿回家,自己稍微處理一下就可以吃。”食堂負責人說道。
投入資金改造就餐場地
合肥市蜀山區荷葉地街道紅四方社區常住人口約9800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400人。而皖西新村小區966戶中,60歲以上老人有1002人,占比41%。
子女忙沒空照顧,許多老人往往“對付”著吃幾頓;行動不便無法經常外出買菜,更是讓這部分老人的吃飯問題“難上加難”……對于年紀漸大的老人而言,一日三餐成了一道現實難題。如何讓老人既吃得飽、更吃得好,化解“吃”的難點,也是一道民生“必答題”。為了解決老年人就餐問題,荷葉地街道積極推進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在設立社區食堂前,該街道綜合考慮了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服務半徑等因素。
針對小區老年人口眾多、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獨居等老年群體存在“吃飯難”的問題,2022年11月,荷葉地街道結合十大暖民心行動之一的老年助餐服務行動,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多次與轄區一家從事后勤餐飲服務的企業安徽時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溝通交流,將原皖西新村職工之家改造為社區食堂。
“原來的職工之家設施比較陳舊,由安徽創源智慧后勤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投入,進行整修、購買設備等,由創源集團子公司安徽時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食堂負責人告訴記者,修建后的老年食堂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用餐問題,還提供活動休閑場所,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
用餐可享受優惠
10元一葷兩素、15元兩葷兩素、可供選擇的小份菜……走進紅四方社區老年食堂,窗口擺放著一排熱氣騰騰的可口飯菜。老人從窗口選好自己想吃的飯菜,然后把一張印著二維碼的卡片遞給收銀員,一刷就完成了支付。
據悉,為了解決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無法使用補貼的難題,食堂運營公司將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開發出“燭光媽媽”系統,為轄區有需要的老人發放一張印著“二維碼”的卡片。60歲以上老人可以直接憑碼享受多重補貼。
“60歲以上老人可以享受民政部門的補貼,一餐一元錢,一天兩餐,我們在民政補貼的統一標準上,再根據老人年齡段給予相應的優惠。”食堂負責人介紹,60至69歲老人給予9折優惠,70至89歲老人給予8折優惠,90歲以上老人免費就餐。
飯點過后,食堂成了老年人休閑娛樂的場所。在這里,老年人還可以在就餐區域打打牌、下下象棋、嘮嘮家常。食堂隔壁、樓上設有供老年人娛樂活動的多功能室,提供棋牌、看書、廣場舞等場所,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目前,我們在計劃居家養老領域,為一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送餐上門,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食堂負責人說道。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 張燕 徐寒鈺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