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秋干氣燥、日夜溫差大,環境中細菌與病毒增殖迅速,對于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的嬰幼兒來說,病原體侵襲后易導致嬰幼兒腹瀉,而其中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輪狀病毒。日前,合肥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相比成人,2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被輪狀病毒感染,家長和學校要注意孩子的手衛生。
疾控專家介紹,輪狀病毒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發病率甚高,幾乎每個人都感染過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感染是秋冬季節引起嬰幼兒嚴重腹瀉和嘔吐的主要原因,故曾被稱為秋季腹瀉,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影響范圍廣。
“輪狀病毒腹瀉的典型癥狀為嘔吐,腹瀉和發熱。潛伏期一般為1~3天,突然發病,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瀉(黃色水樣便)、嘔吐等,部分患兒早期還會有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癥狀。”專家介紹,相比成人,2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被感染。另外,在幼兒園、小學等孩子易聚集的地方,也常因環境、物品消毒不徹底,手衛生問題等而出現聚集性傳播。
需要注意的是,輪狀病毒腹瀉為自限性疾病,尚無特效藥治療,一般患兒經對癥治療,多在病后4~8天痊愈,少數孩子腹瀉可持續20多天。如果孩子出現明顯脫水、精神不佳等情況,建議立即到醫院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是控制疾病傳播的關鍵措施。孩子常有吃手或揉眼睛的習慣,應格外注意孩子的手衛生,如外出回來、飯前便后要洗手。此外,家長應特別注意最好不與孩子共用毛巾、浴巾等貼身物品,對于孩子經常接觸的物品,特別是衣物、奶瓶、玩具等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接觸傳播。
需要注意的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是預防的有效手段,該疫苗為非免疫規劃疫苗,家長可根據需要自費接種,疫苗接種方式為口服,接種對象為2月齡~3歲嬰幼兒,每年應服一次。嬰幼兒日常應保證合理進食、均衡營養,睡眠時間充足,為實現正常的生長發育,增強機體抵抗力及預防腸道傳染病做足準備。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