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老師,昨天學的歌我已經會唱了!”7月11日8點多,在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走廊上,一名小朋友正在跟前一天剛認識的“小老師”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據了解,今年芙蓉社區主要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搭建愛心平臺,開設暑期公益托管班“行知學堂”,幫助家長解決假期看護孩子難的問題。學堂主要面向轄區內二、三年級的小學生,目前有15名小朋友參加學習。在未來一個多月,他們將在“小老師”的帶領下進行音樂、美術、體育、標本制作以及傳統文化等方面的學習。
芙蓉社區行知學堂。
“五彩課堂”帶來“斑斕假期”
7月11日上午9點,教室里還很安靜。小朋友們還沒有到齊,合肥師范學院“勤知行知學堂”的小老師們正在輔導先到的孩子寫作業。過一會兒,他們將帶領小朋友們學習和認識一些動植物。
王楠是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的一名學生,也是這堂課的老師之一,這個假期她沒有回安慶老家,而是選擇留在合肥,與“行知學堂”的伙伴們一起照顧在芙蓉社區暖心驛站上學的孩子們。
行知學堂一共有8名老師,均來自合肥師范學院,分別就讀于不同專業,被稱作“小老師”的他們將在暑假為孩子們教授29堂趣味課程。
第一天上課時,王楠很緊張,自我介紹時連聲音都是顫抖的,不過孩子們熱情的掌聲讓她很快放松下來。在王楠看來,這群孩子們就像是她的弟弟妹妹。“小老師”和小朋友們在短暫接觸后就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當天,和王楠一起工作的還有另外一位“小老師”許楊,他們將一起為孩子們上動植物科普課。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他們搜集了大量的動植物照片,制作成精美的課件。兩位“小老師”還提前采摘了一些好看的植物,壓制成標本,粘貼在標注著植物信息的白色背景板上。紙板標本在孩子們手中傳閱,歡聲笑語傳遍了教室的每個角落。
小朋友學習制作植物標本。
“希望孩子們在這里能養成愛學習的習慣。”王楠表示,自己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準備了許多科學實驗、戶外活動和手工游戲,她期待能在暑托班里看到孩子們的成長。
小朋友開心,家長放心
“在這邊上課很好玩”,這是小朋友對暑托班的評價。“小老師”王楠在科普完動植物后,為小朋友講述了《三打來安城》的故事。在互動過程中小朋友非常積極,認真回答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其間,孫浩天小朋友主動舉手,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紅色故事:董存瑞炸碉堡。其他小朋友也陸續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雷鋒事跡等,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下午的課程安排了趣味活動環節:手磨黃豆。合肥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同學為此次活動帶來了研缽和提前泡發的黃豆等道具和材料,并指導他們進行研磨,讓小朋友從實踐中感受樂趣。
小朋友們在聽到創業基地的同學介紹他們的項目——植物基酸奶時都非常感興趣。“什么是植物基?”“好喝嗎?”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問著。其他老師在介紹自己的專業時,小朋友們也表達了自己對生物技術、生物制藥和食品專業領域的興趣,紛紛討論起自己未來的夢想。
“小老師們都很專業,小朋友也都愿意跟老師學,課堂氛圍很好。有的小朋友開始不敢嘗試,后來經過互動,也敢于上臺展示了。”言談間,芙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張璇老師頗為高興。
張璇老師告訴記者,很多小朋友都跟她說課程很有意思,都愿意跟小老師交流,課堂紀律很好。不少家長表示,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讓小孩子來這邊學習,他們平時工作忙,暑期上班的時候會擔心小朋友的去處。
現在有了暑托班,老師們又把小孩教得那么好,安全和課業都不用太操心了,他們也能夠安心地工作。
多方合作,共創“暑期樂園”
今年是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在暑期開展行知學堂的第三年,此前,為了暑期班能正常開課,社區負責人提前聯系了合肥師范學院的“勤知行知學堂”作為此次活動的老師團隊。
“我們和‘勤知行知學堂’合作過很多次,他們已經開辦10年了,整個團隊都非常成熟,而且他們都是師范專業的,對于小孩子的教育方面進行過系統的學習,很擅長和小朋友溝通交流。”張老師提到,社區選擇了黨群服務中心的三樓作為此次暑期班的教學地點。這里原本是老年大學,各種教學設施都非常完善,能保證教學的視頻、音頻的展示和其它活動的順利開展。而且四樓就是圖書館,也能為小朋友提供閱讀的空間。
因為社區有一定的居民基礎,所以在前期的活動宣傳上,社區主要通過向專門的活動群、圖書館讀者群、老年大學的班群、互助成長群等發布活動信息,吸引社區成員前來報名,并且通過“和諧芙蓉”官方公眾號進行活動的通知和預熱。
由于去年的暑期托管班口碑較好,很多之前的學生家長也很樂意為今年的活動做宣傳。“來咨詢報名的人很多,但是因為課程是按照身心發展規律設計的,有明顯的年齡特點,針對性比較強,不少學生無法報名,很多家長都感到可惜。”
來自合肥師范學院的陳家怡主要負責此次活動的統籌,為了讓“勤知行知學堂”能夠給小朋友們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他們提前發布招聘通知到每個學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報名,然后再從專業、課程設置、個人能力等方面進行擇優錄取。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一天的課程在悠揚的歌聲中結束了,小朋友們又期待著新的一天到來。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朱慶玲 實習生 司雪晴 徐亞婕 通訊員 朱金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