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2022年6月13日,安徽省政府發布《“科大硅谷”建設實施方案》,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立足合肥城市區域新空間,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示范工程。
“科大硅谷”的橫空出世,讓安徽高質量發展踏上新征程。一年來,“科大硅谷”建設如火如荼。記者從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已落地產業化、成果轉化、集錦等各類項目370個,平均每天落地一個項目以上。
今年以來每天都有科創項目落戶
中國科大在學術界、企業界、投資界都有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校友資源。因此,《“科大硅谷”建設實施方案》要求,以中國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為紐帶,匯聚世界創新力量。
一年來,“科大硅谷”拉緊中國科大全球校友、高端人才鏈的紐帶,釋放“虹吸效應”,融入國際創新網絡。截至目前,“科大硅谷”對接中國科大校友超1300人次,各類投資機構超120家。目前,中國科大公示的35個賦權試點項目,有90%落地“科大硅谷”片區內。
同時,“科大硅谷”圍繞產業鏈深入“雙招雙引”。截至目前,科大硅谷在庫項目覆蓋產業化類、平臺類、成果轉化類、基金類、合伙人類等共計932個,已落地項目370個。2023年以來日均對接科創團隊5個,日均落戶項目1個,日均對接產業投資300萬元。
“比如,為了助力合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我們吸引海步醫藥化學藥物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務項目落地。該企業是國內藥企百強,將帶動產業鏈的發展。”據介紹,還有一批戰新產業重點項目即將落地,包括突破PET支撐膜技術瓶頸的PET光學膜產業化項目、量子計算應用新生態的微觀紀元項目、“基于新能源汽車的高安全固態電池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的華彩新能源項目等。
“科大硅谷”核心區中安創谷。
招募“全球合伙人” 融入國際創新網絡
一年來,“科大硅谷”面向全球招募逐夢未來的合伙人,打造整合海內外創新資源的“大平臺”。
“通過招募高水平團隊,按市場化方式運營各片區細分單元,今年3月啟動以來,我們收到來自中法美日等5個國家,178個團隊報名信息。”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球合伙人”有海外機構5家、省外機構120家、省內機構53家,“包括基金投資機構、園區運營機構、特色服務機構,以及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大、浙江大學等高校院所的海內外校友組織和新型研發機構。”2023年,“科大硅谷”將打造30個精品細分運營單元。
5月7日,“科大硅谷”香港創新中心在香港正式成立,由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會(香港)、興泰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為安徽、香港的科技創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
投早投小投科技 打造“基金叢林”
在創新生態的構建中,“基金叢林”尤為重要。為了匯聚資本創新力量,創新產業投資模式,“科大硅谷”瞄向種子期、初創期,為創新活動提供全鏈條資金支持。
目前,科大硅谷引導基金已經設立,總規模300億元,首期注冊規模15億元,成立投資子公司,致力于“投早投小投科技”,投資方向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半導體、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型顯示,在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
另外,安徽省初創期科創企業信用貸、科大硅谷人才貸等系列金融產品陸續發布。“我們參與合肥市科技招商基金組建,疊加合肥市34支國資股權基金資源優勢,打造項目生命周期全覆蓋基金體系,為創新安徽和合肥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提供動力支撐。”
《細則》發布 部分“科創支持條款”國內領先
目前,“科大硅谷”正建設“一核兩園一鎮”。核心區位于合肥高新區,布局一批高品質創新創業平臺;蜀山區、高新區“兩園”,主要圍繞中國科大布局,側重于師生創業和成果轉化;“訊飛小鎮”,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詩意棲居的科創小鎮。
為了加快“科大硅谷”建設,日前,《支持“科大硅谷”建設若干政策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其中部分條款做到了國內最優或最佳。比如,在支持建立新型研發模式上,支持人才雙聘,對企業、研究機構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小試中試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的,按照投資額50%給予不超過2億元配套。
在創新成果轉化機制方面,對于職務發明在科大硅谷內轉化的情況,支持按照貢獻的省市財力給予一次性獎勵;允許橫向課題經費以現金出資入股轉化企業;支持建立撥轉股、股轉債新模式,允許團隊回購股份;鼓勵“先使用后付費”模式在“科大硅谷”內施行。
在鼓勵科技創業方面,對于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提供最高500萬啟動資金和500平米創業空間支持;對“沿途下蛋”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支持,具有突破屬性的重點項目最高支持不超過1億元。
在匯聚創新創業人才方面,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自主人才評價名額,對“高精尖缺”人才按照年收入財力貢獻15%以上部分給予等額獎勵。
在投融資方面,允許管理團隊以10%為上線跟投;給予股權投資獎勵,最高可按20%比例計征所得稅并根據相應省市財力貢獻給予等額獎勵。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程芮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