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戶磊,19歲從中國科大計算機學院本科畢業,后來又師從高文院士,進入計算機視覺領域。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創業之心的他,在人工智能里程碑式的2015年,創立了的盧深視,從此深耕三維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領域,并在2019年將企業帶到了合肥,四年來取得多項創新突破,三維全棧技術及產品在金融支付、軌道交通、智能門鎖、智慧汽車、邊檢出入境、公共安全等行業深耕落地。
很多人說,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創業的半壁江山是科大校友,而的盧深視創始人兼CEO戶磊,則是“科大創業軍團”的一名佼佼者。
在“AI里程碑年”創立“的盧”
2006年,戶磊從中國科大計算機學院畢業時,年僅19歲。本科畢業后,戶磊繼續深造,師從高文院士。2009年,他獲得中科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計算機視覺方向碩士學位,同年進入VMware中國研發中心工作。
卓越的學術背景、優秀的企業……前途一片大好,但戶磊卻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我想做一個能夠屬于我、體現我想法的東西,哪怕很小,它能夠服務市場,去影響一些人。”創業的念頭在戶磊心里越來越強烈。“自己學的也是計算機視覺,還是想做些跟這方面相關的工作。”
2015年,人工智能技術走向成熟,很多媒體將這一年定義為人工智能里程碑式的一年,因為“計算機變得更加聰明,它們的學習也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據統計,2015年成立的計算機視覺企業有近百家。
而在這一年,戶磊也創立了的盧深視。為什么取名“的盧”,是因為“的盧”駿馬日行千里,快如閃電。“之所以取名‘的盧深視’,意在面對技術和市場的急速變革,的盧人將以‘的盧之速’,幫助行業用戶加速實現人工智能應用,贏得商機。”
多項技術領先行業巨頭
的盧深視專注于三維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領域,在技術領先性、產業引領性、民生影響力三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
據了解,的盧深視打通“傳感+算法”三維全棧技術,知識產權自主可控,在三維結構光傳感器、三維人臉識別、三維目標重建測量、三維人像動態捕捉分析、交互與虛擬數字人五大核心技術方向全球領先。
經過多年發展,的盧深視三維全棧技術及產品在金融支付、軌道交通、智能門鎖、智慧汽車、邊檢出入境、公共安全等行業深耕落地。在金融支付領域,為微信支付提供3D高精度相機及識別算法,落地線下刷臉支付場景;在智能門鎖領域,為小米首款智能門鎖提供FaceID相機模組,革新進門方式;在智慧交通領域,為廣州地鐵十條線,提供刷臉支付進站設備,包括近2萬臺3D相機及前端與云端算法,保證地鐵作為公共交通設施兼顧效率與安全。
尤其讓戶磊感到自豪的是,他帶領團隊為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提供人臉識別與防偽產品,助力8秒通關,憑借高防偽特性,擊敗多個國際知名企業,彰顯大國科技力量。
落戶中國聲谷取得多項突破
2019年8月,的盧深視落戶合肥高新區中國聲谷,設立了算法和傳感器研發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的盧深視在合肥圍繞三維視覺計劃,開展多個具備突破性的創新項目。“首先是量產全球首顆三維視覺高融合AIoT芯片,包括專為3D感知計算設計的深度解算DPU單元、支持三維視覺神經網絡算法的NPU單元等,應用于智能家居、金融支付、新零售、汽車智能座艙、元宇宙等領域。”
另外,的盧深視還在合肥開發新一代VCSEL激光半導體器件,通過納米光學技術與半導體激光技術的創新性結合,對激光腔面進行納米級設計,突破戶外強光等復雜光照應用場景,同時引入最新半導體外延多PN結技術,提升光電轉換效率,是構建高精度、高逼真3D內容,真實還原現實世界的必備器件。
“這四年,我們感受到合肥在政策、人才等方面的創新優勢。合肥對企業創新發展的支持,堅定了我們創業的底氣與信念。”戶磊說,3D視覺能夠高效牽動光學器件、光電傳感、芯片、模組裝配制造等上游產業,并在各行業場景應用,是具備驅動及放大效應的產業鏈樞紐環節,“的盧深視愿意在平臺開放、標準建設、技術輸出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戶磊堅信,三維視覺將成為機器標配的“眼睛”,賦能百業千家。“我會和的盧深視一起持續研究三維視覺技術,用3D視覺技術讓機器像人一樣理解世界,為保障社會生活的安全與效率貢獻科技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程芮(受訪者供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