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近日,有網友在平臺發布信息,稱合肥野生動物園里的海獅渾身都是抽痕一樣的傷口,引發關注。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園海獅并非傷痕累累,而是處于正常的換毛期,所以形象有點“邋遢”。
關注:好揪心 網友質疑海獅“傷痕累累”
3月20日,在小紅書平臺上,有網友發布照片,反映合肥野生動物園的海豹(實際為海獅)“全身都是抽痕一樣的傷口,頭上還有一塊皮膚連毛發都沒有了”,并呼吁:“救救它,它已經不能再拍照合影了”。照片中,這頭海獅確實出現了毛色不一,甚至有點斑禿的狀況。
消息發布后,引來了不少網友關注與同情,甚至有網友懷疑這頭海獅的“傷痕”是“被管理員抽的”。還有網友建議向相關部門舉報。
隨后,記者在微博、頭條等平臺也看到了對上述情況的關注。
回應:別誤會 小海獅正處于換毛期
記者從合肥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關注到上述情況后,立刻展開了調查,感謝網友們關注,但希望別誤會。
據介紹,圖片中動物是一只雌性海獅,2018年6月在合肥野生動物園出生,名為皮特。每日飼喂3次,以青占魚等海魚為主。每次表演后,也都是由它來和熱心游客們合照。
至于網傳該海獅皮膚“傷痕累累”,實為處于換毛期。據介紹,海獅的被毛分為兩層,里面一層是絨毛,軟而細;外面一層叫針毛,長而粗。未成年海獅換毛時,呈片狀脫落,新生絨毛呈黃褐色,很短,未脫落的被毛呈黑色,較長,因此視覺上海獅外表斑禿不齊,造成網友誤解。而網友所指的“抽痕”,是海獅出水后皮毛干燥的疊層,屬正常現象。
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該園海獅行為展示主要采用哨聲和食物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從不存在虐待動物的行為。同時,動物園也表示將加強對海獅行為展示館的管理,今后行為展示過程中增加科普互動內容,現場為游客答疑解惑,消除誤解。
大皖新聞記者 陳麗卿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