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合肥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于2022年底到期后,合肥市在2023年3月修訂出臺《合肥市促進經濟發展若干政策》。3月14日上午,合肥市財政局對新政策進行了解讀。
《合肥市促進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繼續保留了“突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貼”“對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等鼓勵科技研發、轉型升級等政策條款。
政策修訂緊盯重點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如工業投資補貼中,重點對規模以上企業的生產設備投資給予最高2000萬元獎補。對符合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每年最高2000萬元、累計不超過1億元的經費支持。此外,根據經濟發展要求,政策新增了物流發展、樓宇經濟、高端服務業、節能減碳等方面支持政策。
同時,在政策修訂中強化績效導向,對于企業升規入統、園區考評獎勵、領軍型企業獎勵等政策,均設定需要達到的政策績效目標,資金投入更加突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條”還擴大政信貸產品支持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優質小微工業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農業經營主體等全部納入支持范圍。進一步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政信貸"產品貸款上限由10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市重點產業鏈企業申請"政信貸"產品貸款上限放寬到1億元,貼息上限提高至200萬元。
記者從合肥市財政局了解到,2022年,合肥市本級共兌現產業政策資金150.46億元,惠及企業超3萬戶次,其中高質量發展政策兌現 31.39億元,惠及企業超1.7萬戶次。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黃子健
編輯 張大為
鏈接:政策主要內容
《若干政策》在延續原政策科技創新、擴大投資、融資支持、培育市場主體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五個版塊基礎上,增加刺激消費流通版塊,政策條款共6個方面20條政策,主要是:
1.鼓勵科技創新研發。主要包括:支持研發機構建設、激勵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創新應用4個方面具體政策,主要有"對符合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每年最高2000萬元、累計不超過1億元的經費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按符合加計扣除條件的研發費用10%,給予10萬元-50萬元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示范應用場景項目,按不超過投資額的30%分檔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等聚焦科技機構、研發和轉化運用等方面支持條款;
2.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主要包括: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動文旅體育產業發展3個方面具體政策,主要有"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改項目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按生產設備投資額的15%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貼""對年加工產值500萬元以上的預制菜企業,按企業當年經濟指標增長情況分檔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對社會資本投資200萬元以上的新建及改建文化場館、體育園區(場館),按投資額的20%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等圍繞工業、建筑業、農業和文旅體育等行業鼓勵擴大有效投資支持政策;
3.有效刺激消費流通。主要包括:全面拓展消費需求、完善現代流通體系、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加強外資招引力度4個方面具體政策,主要有"對當年新開業的中國首店、安徽首店,根據品牌影響力、投資、營收等考評結果,分檔給予投資主體最高20萬元-50萬元獎勵""對制造業企業在肥新成立的銷售公司,當年商品零售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分檔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對運營服務能力突出的商務樓宇管理團隊根據其經濟指標增長情況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綜合性物流平臺給予'一事一議'資金支持,對建設物流信息平臺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按投資額的15%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支持舉辦全國性巡回展覽和國際性、全國性展覽,根據展覽面積給予組展企業每萬平方米30萬元最高300萬元補貼""對年度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500萬美元的企業,按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分檔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等促進消費、支持物流、開拓市場支持政策;
4.加大融資支持力度。主要包括:激勵擴大融資規模、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企業上市融資3個方面具體政策,主要有"擴大'政信貸'產品支持范圍和規模"、"對市重點產業鏈企業通過'政信貸'產品獲得1年期以上貸款,給予50%最高200萬元利息補貼" "對企業完成股改、在安徽證監局輔導備案、獲證券交易所受理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獎勵,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的再獎勵50萬元"等企業融資、上市支持政策;
5.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主要包括:促進領軍型企業加快發展、鼓勵加快升規入統、激勵企業擴大規模3個方面具體政策,主要有"對當年入統且銷售額同比增速及營業收入利潤率不低于全市行業平均水平的限上法人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工業、建筑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30億元、50億元、8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且營業收入利潤率不低于全市行業平均水平的,分檔給予企業管理團隊最高200萬元獎勵,200億元以上每一個百億元臺階增加獎勵100萬元"等鼓勵企業升規入統、擴大規模等支持政策;
6.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提升園區服務水平、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3個方面具體政策,主要有"對市級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開展年度綜合評估,按不超過基地總數的50%分檔給予最高5000萬元獎勵""對服務我市重點產業發展的檢驗檢測機構,營收增長幅度達到5%以上的,按年投資額的20%分檔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對開展知識產權維權勝訴的單位,給予單個案件最高10萬元、單戶企業最高30萬元的訴訟費、代理費補貼"等加強企業服務、優化發展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支持政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