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消費者王女士對自己的消費遭遇進行了投訴。其稱在一家超市購買商品時,被商家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多收取了4分錢。王女士認為,雖然多收的錢并不多,但心里感覺很不舒服,商家這種“反向抹零”的收費方式損害了消費者權益。3月9日,合肥廬陽區三孝口市場監管所相關執法人員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已經對此事進行立案調查,同時提醒商家,“反向抹零”涉嫌違法,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市民投訴:超市購物遇到“反向抹零”
今年3月初,合肥市消費者王女士在廬陽區一家超市內購物,共購買了三件商品,總價格共計23.56元。在超市收銀臺結賬付款時,王女士拿出23.5元準備用現金付款,可被營業員要求支付23.6元,該超市的賬單上也顯示收取23.6元。王女士對此感到疑惑,營業員則表示,超市的收銀系統是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抹零的。
王女士稱,雖然超市只是多收了4分錢,但是對商家售價之外擅自收取消費者多出的費用行為感到很不舒服,認為商家的收費方式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月9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廬陽區三孝口市場監管所了解到,該超市因“反向抹零”被立案調查。“經營者‘反向抹零’不管其收取金額大小都涉嫌違法,這家超市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的行為,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我們依法對其立案調查。”三孝口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說道。
監管部門:“反向抹零”涉嫌違法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反向抹零”行為較為常見。2022年10月,遼寧一海鮮大排檔商家反向抹零多收取0.1元,被處以4500元罰款;2022年12月,貴州省盤州市舊營鄉某超市存在抹零多收貨款行為,被罰沒款人民幣1006.71元;在河南省消協公布2022年度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2022年9月,消費者在洛陽某超市購買蔬菜,被超市收銀員按照四舍五入的計價方式,多收其兩分錢,經過溝通調解,超市負責人退回多收的費用,并向消費者賠禮道歉,補償損失。
廬陽區三孝口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介紹,“抹零”本是減少現金找零的麻煩,“讓利于民”的善意行為。但有些不法商家利用收款“四舍五入”、“反向抹零”等行為侵犯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與公平交易權的現象時有發生。
廬陽區三孝口市場監管所提醒經營者,“反向抹零”涉嫌違法,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商家在經營時必須嚴格遵守價格法律法規,按照規定明碼標價,并嚴格按照明碼標價收取費用,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廣大消費者遇到商家擅自“四舍五入”“反向抹零”,多收取費用時,可以保留好銷售單據,撥打12315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消費者,可以多點“計較”心態,勇于維權,借助法律武器糾正違法行為。商家要堅守道德底線,遵守法律紅線,為分毛小利失信于消費者又受處罰,得不償失。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權益保護,維護市場公平公正。只有讓老百姓每一分錢都花得明明白白,才能激發消費活力,真正提振消費信心。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劉浩然 實習生 張亞麗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