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按 2022年底,我國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修改了實施三年的封控措施。對于中小學生來說,2023年春季學期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首個學期。結束了三年的防控,學生和家長的生活有什么變化?學校和老師的教學及管理又做了哪些調整?記者近日走訪了這些人群,記錄發生的變化。
大皖新聞訊 校外小隊活動對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南校的學生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過去一段時間,受疫情影響,線下活動的開展有所減少。 “疫情期間,我們的中小隊活動轉移到了線上,我們組建了居家運動、生活趣事、家庭趣事等班級群,大家暢所欲言,對孩子們居家學習生活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隨著天氣轉暖,我們的線下中小隊實踐活動將很快開展起來。”在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南校教師汪佳看來,中小隊實踐活動是孩子們成長的重要契機,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第二課堂”。
通過演情景劇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今年的新學期不同于以往,經歷了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和隨之而來的“超長寒假”,學生如何快速適應校園學習生活成為師生及家長共同面臨的挑戰。
“孩子之前在家上網課時經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不留神就切換到了游戲界面。” “放假時間長了孩子養成了惰性,現在學習非常不自覺。”……寒假期間,面對家長的吐槽,汪佳都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給出了針對性的建議。開學之后,汪佳利用班會課,請同學演了一場邊上網課邊玩游戲的情景劇,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
“請勿對號入座,作為吃瓜群眾,你們趕緊給苦惱的家長支支招……”汪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就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學習累的時候索性不要學習了,出去運動運動。” “把電腦中和學習無關的APP給卸載掉。”……
過了一段時間,汪佳會主動找家長進行交流,家長反饋孩子遇到類似的“誘惑”時會有一些自控意識。 “在班會或者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我經常會請孩子們來演一些他們喜聞樂見的情景劇,之后請大家討論問題所在和解決的對策,引導孩子們和家長換位思考,這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汪佳說。
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這個周末,我們小隊一起去賣了廢舊紙板,為此我最近收集了很多快遞紙盒,在打包的時候把手劃破了,沒想到一共才賣了四塊錢。平時買一個玩具都要200多塊錢,以后我要多節省,可有可無的東西要少買一些……”周藝(化名)最近在作文中記錄了自己第一次賣廢品的心路歷程。
汪佳坦言,校外小隊活動能鍛煉孩子們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家長和老師在活動中也能發現很多問題。
“有的孩子在校內、校外判若兩人,在學校里比較乖巧,但在校外活動中脾氣很大,容易惱羞成怒。我們在發現之后也會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我們眼中的一件小事,對于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很好的成長契機。”汪佳坦言,疫情期間很多校外小隊活動都暫停了,現在正在陸續恢復。汪佳則會把小隊活動在班會上向孩子們進行展示,并且讓他們把自己在小隊活動中的感受傾注于筆端。
經常給予孩子積極正向的鼓勵
在班級管理中,汪佳將學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學生品德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重視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班主任,她經常帶領學生開展一些主題班會,最近一期的班會主題是“良好的家風我來說”。 “有的孩子會說自己的家風是勤儉節約,爸爸媽媽不允許自己浪費糧食;有的孩子則會分享一些自己了解的古人的家風;也有孩子說自己的家風就是愛讀書……大家在分享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在班會課上和學生的周記里,細心的汪佳會發現一些孩子的“心事”,慢慢走進了孩子們的內心。
汪佳表示,對于學生來說,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就是自律。如何才能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她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二年級的孩子要以家長的陪伴為主,包括坐姿、握筆姿勢、朗讀習慣等,中高年級的孩子更需要積極正向的鼓勵。家長希望孩子向哪個方向發展,就要以正面鼓勵的方式說出來。”汪佳說。
大皖新聞記者 張曉嶸 伍靜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