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行李去哪了”、“證件沒有帶”“起沖突怎么辦”……2023年農歷新年伊始,合肥機場派出所的忙碌就已經開始。除夕吃完團圓飯的旅客們,從這里提著拉桿箱奔赴全國各地。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合肥新橋機場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逐步回升,守護旅客們平安順利出行,也成為合肥機場派出所每一位民警的使命所在。
攀升
1月23日大年初二一早,記者驅車來到這里,剛進入航站樓候機大廳,出行的人流就撲面而來——滿懷期待等候值機的旅客,和舉著牌子翹首以盼迎接親朋抵達的人們,勾勒出一片煙火味濃郁的景象。“今天有兩萬多人次的吞吐量,相比于除夕當天六千人次,是多了不少。”夏飛是合肥機場派出所的民警,今年除夕當天他值班,有最直觀的感受。旅客吞吐量的大幅度攀升,也印證了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來人們的出行熱情。
進入新橋機場的旅客
旅客增多,警情也隨之而來。合肥機場派出所有民輔警約40人,這個春節他們全員在崗、24小時輪值。記者了解到,合肥機場派出所主要負責機場內治安防范工作和治安案件,依法管理轄區內的駐場機構,包括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的工地巡邏等。春節期間,派出所每天處置的警情在40余起,大大超過平時的出警量。
“今天旅客的吞吐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近九成了。”當天上午九點多,記者見到了剛剛結束交班的合肥機場派出所副所長徐均。他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派出所在警情處置方面也有了新變化。“春節期間旅客攜帶煙花爆竹情況增多,這些違禁運物品是不允許攜帶上飛機的。”另外,旅客辦證量也激增,往年同期每天辦證量為4、50人次,如今每天達到了400余人次,增加了近10倍。
記者采訪合肥機場派出所副所長徐均(右一)
在機場派出所警務室的辦證窗口,輔警張明幾乎一刻不停接待因沒帶證件而無法出行的乘客。“今天早上五點鐘,就有一對夫妻帶孩子去三亞旅游的,孩子沒有辦身份證,家長也沒帶戶口本,急得不得了。”經過審核,派出所給他們開具了臨時乘機證明,順利協助一家人登機。
守護
和很多基層派出所的工作差不都,市民的求助也占據了機場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日常。“剛有個女乘客打電話報警說她的包丟了。”當天,民警陶紅柳接到電話后,急匆匆趕到警務室內的電腦跟前,和同事一起調取監控查看。包是什么顏色,里面裝了什么,最后一次見到是在哪里……經驗告訴他們,越早報警、描述得越詳細,找到的可能性越大。幸運的是,這次丟失的東西很快就物歸原主。
機場派出所民警為旅客尋物
一些突發事件也是民警們最為緊張的。比如有旅客之間發生糾紛,不能排除對方是否攜帶了管制刀具等物品,處理起來就要非常謹慎。記者注意到,為了保障旅客出行,該所在航站樓出發層和到達層設置了多個聯動聯控責任區,為航站樓商戶和機場單位安裝一鍵式緊急報警裝置,并配發了盾牌、橡膠長棍等防護器械,加強各單位間信息共享互通,大力開展安全防范培訓,形成“一處有事、多點支援”的工作局面。
此外,近期合肥新橋機場出發層和到達層也部署了近一倍的警力,保障游客出行安全。“我們希望旅客不用接觸我們,但是一旦他們真正需要,我們會第一時間出現。”徐均說。
團圓
春節是團圓的日子,對于值守崗位的民輔警們來說,這些天來目睹自己守護的群眾們從這里進出港,和家人奔赴詩和遠方,說不羨慕是不大現實的。但春節的儀式感早已被身上的崗位職責“打磨”的差不多了,即便是從警幾年的年輕人,也看得比較開了。
“我已經值班26、7個小時了,我的新年愿望就是早點下班,跟我在家里吃頓飯。”正在航站樓內巡邏的“90后”輔警劉天賜,跟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小心愿。所幸,派出所食堂里的阿姨們在春節期間的“加餐”,多少撫慰了他們想家的心。
值班民警們的年夜飯
合肥新橋機場最早的航班在凌晨五點,最晚要到夜里兩點。旅客在,民警就要在,合肥機場派出所24小時燈火通明。民警告訴記者,預計今年春節返程高峰在初六、初七后來臨,這里會更加忙碌。
當天新橋機場等待值機的旅客
經歷過三年疫情的機場客流量的銳減,如今看到游客數量回升,人們的出行愿望越來越強,在機場派出所工作有十年的徐均也覺得很欣慰,從某種意義上說,旺盛的出行人流是屬于機場的特殊年味。“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包括春節不能陪伴家人等,其實就是為了這一刻,也是值得的。”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攝影報道
編輯:何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