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1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水文局獲悉, 2022年,合肥市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成,連續無雨日時間長。7月份后長江干流安徽段來水量偏少,水位持續處于歷史同期最低。汛期巢湖及各主要河流水位偏低,豐樂河桃溪站以上河段8月中旬出現斷流。23座大中型水庫常年水位偏低,蓄水偏少,其中霍集、明城寺2座中型水庫8月下旬先后低于死水位。
綜合分析,合肥市總體遭受約50年一遇特大干旱,部分地區超50年一遇,旱情嚴重程度超2019年、僅次于1978年。
平均降雨總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成
2022年,合肥市平均降雨總量762.5mm(折合年降雨量為87.3億m3),較2021年、常年同期均偏少3成。2022年合肥市降雨明顯偏少,空間分布、年內分配不均,連續無雨日時間較長,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全市平均最長連續無有效降雨日達38天,部分區域超過50天,其中巢湖市66天、肥西縣64天均排歷史第一位。8月、9月降雨量均為近30年同期最少值,特別是8月1日至10月2日降雨異常偏少,居歷史同期最少第1位。
2022年汛期全市降雨量241.3mm,較常年同期偏少6成,較去年同期偏少7成,較1978年偏少2成,較2019年偏少3成。2022年梅雨不典型,天氣多晴熱高溫,梅雨量顯著減少。6月23日入梅,較常年(6月16日)偏晚7天,7月11日出梅,接近常年(7月12日)。梅雨期18天,較常年(26天)偏短8天。梅雨期全市面平均降雨量 89.7mm,比常年同期偏少4成。
受持續晴熱少雨天氣影響,2022年全市面平均降雨量與2001年基本持平,較2000年偏少1成,較2019年偏多1成,較1978年偏多4成。
去年“引江濟巢”引江水超8億立方米
2022年7月份后長江干流安徽段來水量偏少,水位持續處于歷史同期最低;汛期全市河湖庫蓄水量、來水量明顯偏少,水位偏低。干旱期間,合肥市及時從淠史杭調水,科學調度“引江濟巢”、“江水西引”,確保了農業和城鄉居民用水。
據統計,長江干流大通站2022年過水量7561億m3,較常年偏少1成,其中1~6月各月過水量較常年同期均偏多,7月開始過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8月1日至12月31日過水量較常年同期少6成。8月7日開始全線達有歷史資料以來同期最低水位,實測最低水位3.91m(11月16日)。
合肥開啟“引江濟巢”,先后調度多次開啟鳳凰頸站、裕溪閘自引、抽引江水,累計引江水8.007億m3。9月21日8時開始實施“江水西引”合肥城市供水應急補水,截至12月31日,累計抽引江水1.29億m3,目前引調水仍在進行。
2022年,董鋪、大房郢水庫5次從淠史杭引水,累計約5.39億m3。
此外,2022年合肥市汛前各地土壤含水量基本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汛期實測平均土壤相對濕度較2021年同期偏少3成。8月1日后各縣(市)、區陸續出現輕到中度以上干旱。受10月上旬降雨影響,全市農業旱情基本解除。目前合肥市小麥、油菜等旱作物均處在苗期,土壤含水量基本滿足生長需要。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