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晚報報道 如何快速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如何讓學生更好減負?近年來,合肥聚焦“智慧課堂”建設,其生成的各種信息化應用場景,讓這些目標成為現實。1月17日,記者從市數據資源局獲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建成智慧課堂5553間,為加快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保障。
在瑤海區少兒藝術學校的課堂上,一塊塊平板電腦成了師生互動過程中的新媒介。在線答疑、數字課件等不僅讓教學過程更有趣,也讓師生交流變得輕松、高效。
同樣的智慧教育場景在合肥市還有很多。在合肥六中試卷講評課上,依托數據分析,每道題的得分、錯誤率等便一目了然,老師便可以有針對性地找相應同學了解錯題原因。
此外,通過大數據技術,老師還能根據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智能推送個性化練習、微課等學習資源。
合肥市裝備電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化教學形成了課前、課中、課后的系統性聯動。
“借助智慧課堂,教師可以在課前把預習的任務提前分發下去,及時獲取學生預習情況,在課堂上進行重點強調。”該負責人表示,有了預習的鋪墊,課中教師便能通過搶答、投票、拍照分享等應用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通過從平臺即時調取云資源進行輔助展示,也可以讓課堂增色,讓枯燥的定義、定理等講解更直觀、生動。“課后的智能批改一方面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批改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動生成數據分析報告,讓以前只能憑感覺、經驗的教師們對學生有了更精準的認識、對教學有了更精準的定位。”
近年來,圍繞課堂主陣地,合肥市重點推進智慧課堂建設。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建成智慧課堂5553間、機器人實驗室540間、創新實驗室323間、數字化探究實驗室144間、人工智能實驗室48間,開課超過205萬件,生成學情報告396萬份。
“下一步我們將推進整個智慧課堂在我市中小學的覆蓋面。”對于智慧課堂建設,該負責人介紹,計劃到2025年,將完成高中初中和小學五到六年級所有班級的智慧課堂全覆蓋。“未來,我們會進一步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幫助老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李潤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