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22日凌晨4:30,合肥新橋機場停機坪,合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三隊的劉健拿出手機,實時溫度顯示,其所在的位置為零下11℃。兩個多小時后,合肥以零下11.7℃,刷新2000年以來的最低氣溫。
劉健負責凌晨一架貨機的查驗,按照慣例,他和同事要在停機坪上做好抄艙、監護、查驗等工作,約1個小時的時長。劉健向記者回憶,站在停機坪上,風刮到臉上像刀割一樣疼,眼睛鼻子嘴巴都凍得通紅。
飛機在轟鳴聲中緩緩降落,“飛機卷起的狂風,可勁地往衣服里面鉆,瞇得人眼都睜不開。”貨機停穩后,劉健和同事進入機艙,對所有機組人員進行查驗證件、人證對照、清倉檢查。
“要查驗護照戴著手套不方便,手都凍麻了,只能偶爾放進口袋里取個暖,有知覺了再繼續工作。”劉健說,他曾經是一名邊防軍人,崗位就是他的站位,無論什么環境都要堅決完成任務。
記者采訪獲悉,面對嚴寒天氣,合肥邊檢站迅速啟動特殊天氣勤務預案,對惡劣天氣下的邊檢勤務工作進行專門研究和部署,及時增派執勤人員,主動協調機場公司、口岸聯檢單位等部門提供一站式查驗服務,縮短旅客候檢時間,確保出入境航班和旅客隨到隨檢,實現“零等待”通關保障服務。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通訊員 殷帆 張李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