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23周的徐女士患雙胎輸血綜合征,導致一個寶寶給另一個寶寶“輸血”,若不適時干預,嚴重的雙胎輸血綜合征胎兒病死率高達80~100%。近日,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在胎兒醫學專家鄭明明教授帶領下成功完成了該院第一例胎兒鏡下胎盤交通血管凝固術,成功保住了雙胞胎寶寶。
嚴重并發癥 一個寶寶給另一寶寶“輸血”
江蘇省的徐女士(化名)懷了單絨雙羊雙胞胎,孕23周時,她自覺腹脹明顯,在當地醫院做B超檢查發現一胎兒羊水過多,另一胎兒羊水過少,當地醫生考慮出現了雙胎輸血綜合征(TTTS)。
徐女士立即從外省轉診至安徽省婦幼保健院,入院后超聲檢查提示雙胎輸血綜合征、選擇性生長受限,并且孕婦腹脹進行性加重,且宮頸管進行性縮短,僅有17mm,雙胎羊水量差異進一步加大。
據了解,單絨雙羊雙胞胎就是兩個寶寶共用一個胎盤,兩胎之間有羊膜分隔,即兩個寶寶住在一個房屋的兩個房間里,以墻隔開。而雙胎輸血綜合征則是單絨雙羊雙胞胎的嚴重并發癥,簡單說就是兩個寶寶共用一個胎盤,而胎盤表面的血管存在交通支,導致一個寶寶給另一個寶寶“輸血”,一個寶寶會出現血循環量減少進而導致羊水過少,另一個寶寶則因為血循環量過多出現羊水過多、水腫和心衰,若不適時干預,嚴重的雙胎輸血綜合征胎兒病死率高達80-100%。
胎兒和孕婦病情緊急,與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后,經過綜合評估和考慮,該院鄭明明教授決定為徐女士腹內雙胞胎行胎兒鏡下胎盤交通血管凝固術,穩定后,再行宮頸環扎術。
胎兒鏡進入子宮手術 成功救治雙胞胎
“胎兒鏡下胎盤交通血管凝固術,簡單地說,就是阻斷雙胎間血管的流通,讓雙胞胎‘分家’,互不干擾。”鄭明明介紹,由于雙胎輸血綜合征,羊水過多,導致宮頸管嚴重縮短者,再通過宮頸環扎術,為腹中胎兒筑牢子宮“居所”的“安全門”,守衛著胎兒在子宮內茁壯地成長。
日前,在多科醫護團隊的配合下,鄭明明開始為徐女士進行胎兒鏡手術。徐女士此次妊娠為前壁胎盤,整個胎盤覆蓋子宮前壁,手術視野不好,為了避免損傷胎盤、宮旁血管、腹腔腸管等組織,穿刺點的選擇成為了該手術的難點。
經過充分評估,在超聲輔助下,找到了最佳穿刺點位置,一根直徑約3毫米的胎兒鏡伸入子宮,來到了胎兒生活的小世界。術中,在胎兒鏡直視下,確定雙胎之間胎盤上的血管交通支后,通過激光依次凝固視野內血管交通支并連接各凝固點,形成連續凝固帶,凝固胎盤上所有胎兒輸血的血管交通支,切斷輸血通道,從發病源頭上進行胎兒宮內治療。
手術后超聲發現,雙胞胎羊水量均恢復到正常范圍,且多普勒血流均正常,母嬰狀況均良好。術后三天,超聲復查提示宮頸管仍縮短,僅有15mm,行宮頸環扎術,猶如上一把“門鎖”,把宮頸扎緊,從而延長孕周,降低早產、流產的風險。
單絨雙羊雙胎孕婦宜每兩周做一次超聲
“雙胎輸血綜合征多數在孕16~27周期間發病,因此,在這個孕周時段內,建議單絨雙羊雙胎孕婦每兩周做一次超聲檢查。除此以外,每天監測自身體重可以更簡單有效地幫助早期發現雙胎輸血綜合征(TTTS)苗頭。”鄭明明主任建議,孕16周后,孕婦每日清晨空腹測量體重并記錄,如果連續三日體重持續明顯增加,那就要及時至醫院就診。
鄭明明介紹,胎兒鏡手術可以明顯改善雙胎輸血綜合征的預后,減少流產及死胎發生,保障母嬰健康安全。現在胎兒鏡手術已經日趨成熟,多數手術可以在十幾分鐘內即可完成。
據了解,鄭明明曾赴澳大利亞西澳大學附屬婦產醫院進修母胎醫學,赴英國多家醫院接受胎兒醫學培訓,獲得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認證的胎兒醫學學位。自2015年學成歸來成功開展首例胎兒鏡手術,迄今為止已完成了200余例。
據安徽商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