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母子二人在直播間購買的商品中放入毛發、蟲子等物,向商家索賠,并以向相關部門投訴、在網上曝光相威脅,先后向多個商家實施敲詐勒索。11月12日,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對李某、張某提起公訴。11月23日,母子二人分別領刑。
據悉,李某、張某系母子,2023年3月,李某通過自己的抖音賬戶在網絡直播平臺給母親張某購買了一款化妝品。收到商品后,李某在化妝品的包裝內放入毛發并拍照,將所拍圖片發送給商家客服,以商品有質量問題為由索賠,該化妝品公司被迫向李某轉賬人民幣1690元。之后李某將此事告知張某,張某未予阻止。
2023年4月底,李某又通過自己的抖音賬戶在網絡直播平臺購買了一款面包。收到商品后,李某在面包的包裝內放入蟲子并拍照,將所拍圖片和視頻發給商家客服,以商品有質量問題為由索賠20000元。在雙方協商過程中,李某在直播間惡意發表評論,并在直播間粉絲群里發送帶有蟲子的產品視頻,謊稱要向相關部門投訴。迫于壓力,商家于4月30日向李某銀行卡轉賬10000元。在商家要求下,李某讓張某寫了一份和解協議發給商家。
嘗到甜頭后,李某、張某短短三個月又在該網絡直播平臺先后購買馓子、粽子、化妝品等,以同樣的手段向商家索賠多次,再次獲利8300元。
7月11日,經商家報案,公安機關將李某、張某抓獲歸案。案發后,李某、張某退賠商家16000元。11月12日,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對李某、張某提起公訴。11月23日,這對貪心母子站上當地法院的審判席。經法院審理最終作出一審判決: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張某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并處罰金,適用緩刑。
購買商品發現質量問題向商家索賠,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合法權利,但這并不意味著這項權利可以被濫用。經辦該案的檢察官表示,商家在依法合規經營時,遇到投訴應該正常應訴,而不是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花錢了事。特別是遇到此類情況,應及時留存證據后向公安機關報案,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通訊員 黃河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