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智能助聽器、下肢外骨骼機器人、仿生靈巧手、康復手套機器人……這些人工智能科技產品,都將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為殘疾人群體帶來多樣化的輔具支持。11月13日,由安徽省殘聯與科大訊飛聯合打造的“長三角區域智能康復輔助器具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安徽分中心”正式成立,將致力于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為殘疾人生活帶來科技福音。
作為長三角區域智能康復輔助器具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安徽分中心,該實驗室將整合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省內優質高校、科研院所及醫療資源,利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等技術,聚焦于運動功能恢復、安全無障礙出行、言語無障礙溝通等方向,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推進成果轉化。
上海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杜松全表示,三省一市殘聯將努力用科技創新、共享共創的理念,利用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業等優勢,開展前沿的輔具技術研究,培養高素質的輔具技術人才,打造輔具技術創新平臺。
安徽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楊宏星表示,實驗室將匯聚優秀科研人才和團隊,為智能輔具事業發展帶來關鍵技術支撐,以高科技“拳頭”產品,為長三角區域殘疾人輔具服務一體化發展提供安徽方案。
近年來,人工智能在科技助殘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認知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科技產品,在殘障人士信息獲取、陪伴、安全守護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科大訊飛已經自主研發出智能助聽器、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認知篩查系統及兒童輔具系列產品,中科院合肥智能所也自主研發了心血管功能檢測儀、肺功能檢測儀等無創健康測評設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研發出仿生靈巧手、康復手套機器人等,安徽三聯機器人的全自動床椅一體化機器人、移位機也逐步推廣應用。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