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出通知,在全市推廣應用電子勞動合同,并同時發布市“電子勞動合同平臺”使用指南。通知指出,自2024年起,在統計市屬企業在崗職工人數和職工平均工資時,將簽署的電子勞動合同人數作為重要依據。
通知稱,電子勞動合同簽訂情況納入省對合肥市2023年目標考核,具體指標為:2023年度電子勞動合同簽訂人數/各地市2023年新增就業人數(以全省智慧就業系統數據為準),完成率100%及以上的,得滿分0.1分;低于100%的,按功效系數法計算得分。合肥市將其納入四季度對各縣(市)區、開發區營商環境考核項目。請各縣(市)區、開發區要加強推進力度,狠抓落實,全力實現電子勞動合同全面覆蓋。
合肥市“電子勞動合同平臺”使用指南稱,“安徽省電子勞動合同綜合服務平臺”(下稱“電子勞動合同平臺”)是由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統一建設,供企業和勞動者免費使用的電子勞動合同信息系統。平臺依托安徽政務服務網對企業法人和勞動者實名認證,用人單位可通過安徽政務服務網,勞動者可通過皖事通APP等登陸,實現勞動合同的簽訂、變更、續訂、解除等全過程網上辦、掌上辦。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電子勞動合同平臺”依法簽署的電子勞動合同,或者第三方機構、企業按照數據管理規范要求匯集至本平臺的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勞動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電子勞動合同平臺。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電子勞動合同平臺。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