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23?合肥)(下簡稱“農交會”)將于10月13日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本次農交會以“生態·品牌·開放·創新”為主題,云集參展參會企業2萬多家,大會期間,將舉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論壇等20多場專題活動。
首場活動聚焦農產品推介
10月12日,本次農交會首場活動——“塑品牌、招項目、促融合”市長推介暨脫貧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登錄大廳舉辦,16個市政府分管負責人化身“帶貨主播”,依次推介當地名優農產品。
合肥節水、節肥、抗旱、易種的節水抗旱稻;亳州藥食同源、養生有道、滋補有方的美味藥膳;宿州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靈璧食用菌;阜陽一口能吃出蜜糖香甜的優質鮮薯;淮南無味勝有味、氤氳兩千年的八公山豆腐;黃山的石墨茶、黑玉米、黃山黑雞、黟縣黑豬……16位市政府分管負責人的推介,向大家傳達出安徽農業產業發展的好消息。
合肥現有種業企業242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企業8家,分別位居全國第 1、第2,2022年種子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位居全國第3;亳州成為全國最大的花茶生產基地,品種超500種,產量占全國八成,產值超200億元;靈璧縣楊疃鎮智能“蘑菇工廠”日產雙孢菇約60噸,日均產能居全國第三位……
除了安徽省內,還有來自河南、湖北、重慶、貴州、云南五個省份脫貧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推介。現場還舉行了脫貧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采購協議簽約儀式。
參展農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10月12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走進農交會展館,向正在做準備的參展企業了解展銷的產品。
本次農交會展廳總面積約11.5萬平方米,分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主展館、綜合館和3、4、5、6、7、8、9號館。其中,主展館以地市劃分展區,每個城市展館中參展企業類型豐富,推薦的農產品極具當地特色,又融入創新元素,令人目不暇接。
10月12日下午,各場館已基本布置完畢,參展企業產品也被擺放到展示架,等待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企業的參觀交流。
“省里每年都舉行農交會,為農產品走向市場搭建了很好的展示平臺。”參展企業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權勝介紹說,“每年農交會期間,我們達成的現場銷售額基本上在20多萬,但是每年通過農交會和客戶建立聯系達成的銷售額有200多萬,每年都在增。”
今年他們帶來了新產品——香榧仁。據詹權勝介紹,原來寧國以核桃產品為經濟林農民收入主要來源,現在加大了農產品的開發力度,將香榧加入,從核桃“單仁驅動”到“雙仁經濟驅動”,讓農民收入更有保障。
阜陽廣聚農場品經營有限公司展銷臺傳來陣陣烤紅薯的香氣,吸引了眾多目光。據公司負責人吳云身介紹,阜陽種植的麥茬薯品質不同于其他地區,耐存儲、甜度高、口感軟糯,在盒馬超市的紅薯類產品中銷量第一,吸引眾多回頭客。
在市長推介會被大力推介的亳州花茶也入駐展區。安徽青春塘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生產廠長陳年介紹,他們在花茶的沖泡方式與包裝形式上都進行了創新,有方便辦公室接待的,有方便白領上班沖泡的,也有適宜家庭使用的,“這次我們帶來非常多的產品,希望借助農交會這個平臺展示給大家。”
除了安徽省的16個城市展區,本次農交會還設有科技創新館、和美鄉村館、新農人館、預制菜館等,還設有金融展區,展示金融創新產品、開展對接活動。
據悉,10月13日下午2點以后展會對廣大市民開放,為期三天,市民可前來觀展,所有參展參會人員須實名,請預先通過微信小程序“合肥會展碼”進行線上登記報名。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