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沒有購物,卻收到了新快遞,地址、姓名和電話一個不差。9月 22日,記者從合肥廬江警方獲悉,張某因輕信掃描了所謂“福利”快遞的二維碼,卻落入了詐騙分子的陷阱,因此損失8萬多元。
近日,廬江縣的張某報警稱,其8月底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針對優質客戶回饋,將郵寄小禮品。幾天后,張某收到了快遞,里面有一個杯子和一張掃碼進群送福利的單頁。
張某掃碼添加對方為好友后,對方將其拉到一個 20 多人的微信群。群主先是發紅包給大家搶,后讓大家點擊鏈接下載一款“福X”APP。張某點擊鏈接下載并注冊了賬號,隨后客服告知,關注商家店鋪可以返利。
張某心動了,試著操作后,也確實收到返利。此時,客服表示每天都有抽獎,抽到就可以做任務。張某也很“幸運”,被抽到了做任務返利3000元。
在按照要求操作后,客服告知張某操作失誤,需要充 5000 元。張某充錢后,客服又說操作失誤,就這樣反復“操作失誤”,直到公安機關上門預警,張某才如夢驚醒,共計損失8萬多元。
“以中獎掃二維碼為引流方式,實質為兼職刷單詐騙。”民警介紹,有時騙子不僅送一個手機支架,還會冒充電商平臺客服再送你一袋米、一箱水果或者其他用品,讓你從將信將疑到絕對信任。
在徹底放下防備心后,詐騙分子會引誘受害人下載軟件或者點擊不明鏈接進行做任務,最后騙取金錢。
警方表示,現在的不法分子擅長通過“福利”迷惑誘導公眾,步步設局,騙取金錢。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黑灰產業鏈獲得潛在受害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等。這些信息可能在各種網購環節中泄露。
第二步,不法分子以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名義,向潛在受害人快遞寄送廉價“禮品”,并附有“答謝優質客戶”、入群再領禮品二維碼等,獲得潛在受害人的好感。
第三步,設計所謂的“安全掃碼頁面”,打消潛在受害人的顧慮,誘導潛在受害人“掃一掃”。
第四步,冒充知名企業客服,誘導潛在受害人參與“非法刷單”“抽獎贏禮品”等詐騙活動。
警方也再次提醒,“免費送禮”往往都是陷阱,收到陌生快遞要警惕,千萬不要掃來路不明的二維碼,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謹防上當。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通訊員 陳景秋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