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6日10時10分,合肥市馬鞍山路與南一環交口,一輛越野車不慎撞到護欄上,護欄上的鋼筋從車頭直接插入了駕駛室,將一男子扎穿緊緊困在座椅上,動彈不得。記者關注發現,護欄貫穿車身的事故案例不計其數,尤其是橫梁結構護欄,一旦遇強大外力攻擊性極強。
圖源:合肥消防在線
事件:橫梁結構護欄,容易貫穿車身造成傷害
記者查詢發現,車輛撞上道路護欄造成車內駕乘人員二次傷害的案例屢見不鮮:2022年7月上旬,合肥蒙城北路一轎車發生事故,護欄大梁從駕駛室直插車尾,事故導致駕駛員死亡,車上另外兩人輕傷。
2020年7月13日上午10時39分,淄博市消防救援支隊般陽路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揮中心調度,淄川區龍泉鎮鎮政府門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一人被困,救援站立即前往處置。消防員到達現場后,發現是一輛貨車撞到了馬路中間的護欄上,護欄橫梁直接插進了駕駛室內。
圖源:“新安眼”微信公眾號
另據微信公眾號“新安眼”報道,2017年3月29日凌晨3時左右,黃山市中心城區的齊云大道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一人重傷。其中,道路護欄也再次插入機動車駕駛室內,駕駛人的慘狀不堪目睹。2017年3月,涉及屯溪道路護欄的交通事故已連續發生多起,其中三月初的護欄橫梁插入機動車也曾導致副駕駛位女乘員死亡。其他幾次事故,雖然護欄橫梁沒造成人員死傷,但也插入車內,觸目驚心。而在2015年4月的屯溪北海路發生的交通事故中,護欄橫梁插入車內造成一人死亡。
9月10日上午,合肥潛山路路邊一段護欄被撞倒。
探訪:道路中間設置護欄,多是橫梁結構
9月9日、10日、11日,記者在合肥潛山路、合作化路、懷寧路、貴池路、新莊路等路段探訪發現,道路中間設置的護欄多是橫梁結構,一旦發生車禍,車速過快,橫梁就很可能成為利器插入車內。但也有路段設置了長約四五十米,高約1米的n型護欄。此外,在合作化路高架橋下的綠化帶邊護欄,也設置的是n型護欄,這樣的護欄之間有空間,一旦被撞擊容易直接倒地。9月10日上午,在合肥潛山路路邊,記者看到一排幾十米長、高約半米的n型護欄倒在地上。
此外,記者在合肥潛山路等路段探訪看到,有路中間的橫梁結構護欄前,放著防撞桶,有的防撞桶很沉,桶內放著沙土、磚塊。有交警人士指出,護欄貫穿車身的事故案例較常見,出于安全起見,確有必要改造。改造的方式包括,在橫梁結構護欄前,設置用于緩沖的防撞桶,防撞桶彈性強、強度高,當汽車與防撞桶設備碰撞時,能有效地減小沖擊力。可將橫梁結構的護欄更換為曲型的一體式護欄,不至于遇外力會形成直線式沖擊。
合肥市貴池路護欄前設置有防撞桶。
觀點:護欄傷人應重視,莫讓護欄造成二次傷害
采訪中,記者發現,有觀點認為護欄橫梁插入車內,是無視交通規則的駕駛者自釀悲劇,害了自己也毀了別人,駕駛員應負主要責任。“老老實實開車不好?還是不老實造成的。”還有讀者不免擔心:可能有些新手因操作不當撞上護欄;若出門坐私家車、出租車或順風車、客車等,萬一發生交通事故,莫名其妙被護欄橫梁刺死刺傷;還有些事故是被其他車追尾、撞擊后,自己車子才被動撞上護欄的;“如果這樣情況發生了,咋辦?”
因此,有市民認為橫梁結構的護欄,可以換成曲型一體式結構的護欄,這樣就能減低對駕乘人員和乘客的傷害了。并指出橫梁結構的護欄也確實存在問題,上面不應該用橫梁,應該設計成n型或m型的曲型,這樣萬一車輛沖撞上護欄,能減低對駕駛人和乘客的傷害,“護欄還是要質量好點,別一撞就插到車里去了,這也是隱患,不過司機也是有責任的。”市民王先生說。
圖為合肥潛山路道路中間綠化帶旁護欄
廠商:道路護欄類型多,根據客戶需求提供
9月10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了兩家專門生產市政道路護欄的廠商。對于市政道路護欄的定制和使用,一位廠商介紹說,道路護欄類型多種多樣,使用什么樣式的護欄,一般是根據客戶的護欄需求來提供,不同城市使用情況有區別。
據另外一位廠商描述,最常見的護欄款式是插入式護欄,插入式護欄也可以叫做穿插式護欄,說法并不固定,但是最明顯的特征是上下各一根橫梁,中間以立柱相連接,設計相對簡單。這也與護欄貫穿傷事故中的護欄樣式基本吻合。
圖為合作化路高架橋下綠化帶旁設置的n型護欄
對于橫梁結構護欄與曲型一體式護欄的安全性是否存在差異?一位廠商認為差異不大,關鍵在于立柱管壁的厚度,立柱管壁厚度有1.0,1.5和2.0mm不等。如何避免護欄橫梁脫離造成貫穿傷?廠商認為可以采用壁厚更厚一些的,客戶在訂做時可以自行選擇厚度。
對于橫梁結構護欄與車輛發生撞擊,可能會存在護欄的橫梁對乘車人員造成貫穿傷的風險,對此一位護欄廠商表示,“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很少見,所以一般沒有考慮這方面(安全方面)的問題。”
另外一位護欄廠商則表示:考慮到橫梁式樣的護欄容易對駕乘人員造成二次傷害,會推薦使用n型、曲型一體式護欄,“用料、費用和橫梁式護欄差不多。”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實習生 羅陽光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