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合肥五水廠三期工程舉行開工儀式。記者從合肥供水集團了解到,五水廠三期工程項目選址位于現狀五水廠回收水塘內,設計規模為30萬立方米/日,占地面積約204畝,取水水源為引江濟淮長江水及董鋪水庫水,水源互為備用。
五水廠三期工程效果圖
水廠采用“預氧化+機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后臭氧+上向流活性炭濾池+V型砂濾池+次氯酸鈉消毒+清水池”的全流程深度凈水工藝,以及“重力濃縮+離心脫水”的排泥水處理工藝,并在廠區清水池、砂濾池等處設置光伏組件,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助力綠色能源發展,致力于將五水廠三期工程打造成為一座智慧生態、工藝領先、高效節能的現代化水廠。
五水廠一期工程于1992年正式投產,后經2008年實施二期擴建,日供水能力達50萬立方米,原水取自董鋪水庫,承擔了合肥市近五分之一的供水任務,為包河區、經開區、政務區以及肥西派河以北部分區域提供優質供水保障。
五水廠三期工程計劃于2026年3月完工投產,屆時五水廠日產能躍升至80萬立方米,并將充分發揮引江濟淮工程長距離調水效益,有效解決合肥市主城區水源單一問題,進一步優化全市供水布局,實現水資源多元靈活配置,提升供水品質和供水安全,對保障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 通訊員 張金 胡瑋霖
請輸入驗證碼